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当口译员的条件(成为口译员的好处)

发布时间:2024-01-12 04:18:35 中文翻译 652次 作者:翻译网

任何时候口译都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进行译前准备时,译者通过构建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准备特定会议的议题,已经具备了口译的基本条件。然而,在口译现场,口译员仍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包括不熟悉的词汇、概念、专有名词等。对于现场出现的新问题、新概念,口译员必须具备临场学习、学以致用的能力。现在就学习。口译员在现场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口译过程中,口译员要边做边学,边做边学,善于从现场快速吸收各种知识。

例如,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举办的21世纪中华文化论坛上,负责欢迎晚宴致辞交替传译的译员在演讲前与演讲者沟通,获悉演讲者会提到一位奥地利医生。抗战时期曾来华支援。罗森塔尔。与白求恩、马海德等更为熟悉的名字相比,罗森塔尔对于译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翻译人员不得不当场将罗森塔尔翻译成德文原名。于是翻译人员立即询问现场专家,并在网上查找资料,恢复了罗森菲尔德的原名:雅各布罗森菲尔德,从而保证了演讲的顺利传递。

当口译员的条件(成为口译员的好处)

国际会议的参与者往往是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他们对所讨论话题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比译者要好得多。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同一概念的表达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增加专业知识的积累。

2014年5月举行的尼山论坛上,印度社会科学院执行院长阿什纳拉因罗伊在演讲的最后引用了一句中国古谚语。他的原话是:鸟儿歌唱不是因为它有答案,鸟儿歌唱是因为它有歌。尽管他明确指出他引用的是中国古谚语,但译者无法当场重现。在同声传译时,他只能按字面翻译成英文:一只鸟歌唱,不是因为它有答案,而是因为它有首歌要唱。演讲结束后,现场主持人在总结演讲内容时,直接提到了印度学者所说的话:“是时候听听他的声音了。”问他朋友的话,非常贴切他演讲的主题。通过查询,译者得知这句话是《诗经小雅木木》中的一句名句。可以说,通过现场专家的点评,翻译人员很快就学会了日常准备中不太可能遇到的中国文化名言的翻译。可见,现场学习对于译者增加知识积累非常有帮助。

由于汉英之间的差异,译者在口译时常常受到原文思维、结构和措辞的影响,无法脱离原文的外壳。这时,从现场的目标说话者那里学习真实、恰当的表达方式就显得很重要。显得特别有必要。例如,在一家饮料公司的内部会议上,一位中国发言人表示,必须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者。译者翻译为:我们必须努力吸引年轻一代。当外国发言人回应时,这句话变成了“我们将努力赢得青少年的心”。两者对比,你会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加生动、生动。再比如,在国际组织与中国政府的对话中,国际专家问:你们对……有什么总体规划吗?译者翻译为:中国政府有一个总体规划吗?这是译者在现场时间压力下很快找到的翻译方法。中方代表听后,先是重复了一遍总体方案,然后立即改口:你说的总体方案我们有……译者学会了更符合中国习惯的翻译方法。

一位经验丰富的译员曾说过,在口译场景中,口译员的语言能力不是最好的,专业知识也不是最丰富的。让口译员成为现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恰恰是译者的跨语言、跨语言能力。文化沟通能力。这里还要补充一点,高水平译员不仅是沟通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且是善于现场学习、快速吸收新知识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