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英文(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成英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23:40:27 中文翻译 95次 作者:翻译网

[摘要] 近来,翻译界关于归化与异化的讨论颇多,在国内各类外文期刊上都可以看到。 2002年第五期《汉译》甚至专门设立了一个专栏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些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但这些文章更多的是语言研究层面的。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异化现象。

[关键词] 驯化;异化;翻译;跨文化;后殖民主义

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英文(跨文化视野中的异化归化翻译成英文)

1.引言:提出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文期刊发表了许多有关归化和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力求将西方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理论中关于归化与异化的讨论运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中。其中一些文章洞察力很高,从文化角度总结了直译和意译。其他人则利用关联理论来寻找归化和异化之间的最佳关联点。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拓宽了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然而,在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讨论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最明显的就是将归化和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将文学策略和文化意识形态等同于语言策略和翻译技巧,从而将归化和异化翻译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对归化异化的讨论又回到了对传统和经验的讨论,这阻碍了归化异化翻译研究的发展。 《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收录了王东风、葛小勤等人的文章,探讨了归化异化翻译的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是归化异化翻译研究的新成果。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

2.关于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归化和异化讨论的根源,许多学者经常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王东风在《驯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论述。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归化与异化之争是长期以来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但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它们归为一类,而是指出归化和异化可视为直译和意译概念的延伸,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直译和意译。 ……如果说直译和意译是语言层面的讨论,那么归化和异化则继续将语言层面的讨论提升到文化、诗歌和政治层面。换句话说,直译与意译之争的焦点是意义与形式的得失问题,归化与异化之争的焦点是文化的得与失问题。身份、文学性甚至话语权都在意义与形式的得失漩涡中。 (王东风,2002:24-25)笔者基本同意上述观点,并补充了一些自己对直译/意译和异化/归化翻译的看法。

在谈论直译和意译时,人们经常使用英语单词“直译”和“意译”。这时,人们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保持原文语言的形式而不扭曲其含义;而意译则认为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需要采用意译。也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形式和意义是对称的。在中国翻译史上,既有直译,也有意译。佛经翻译早期有文学品质论;从直译和意译的角度讨论了翻译的原则。

我们不反对将直译/意译和归化/异化翻译放在一起讨论,但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异同。过去,归化/异化翻译与直译/意译之间的相似之处讨论较多,但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还没有充分讨论。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它们并不排斥,相反,它们是互补的。同一个翻译,既可以直译,又可以意译。风格也很重要。在某些风格中,意译会更多,而在另一些风格中,直译可能会更多。关于直译和意译的讨论,翻译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直译和意译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死译和无意义翻译。鲁迅与其兄周作人的直译作品《外国小说集》曾引起不少批评,被视为直译的代表。有些学者在谈论鲁迅时,肯定会提到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翻译思想,而忽视别人。其实,鲁迅直译的真正意义,正如他在《切街亭散文集第二辑》书名未定稿中所说:任何翻译都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要通俗易懂,二是要通俗易懂。二是保持原作的丰富性。可见,鲁迅并不想服从,但当他无法两者兼得时,他宁愿获得信任,也不愿服从。鲁迅的硬译绝不是机械的,也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相反,他在介绍外国先进文学作品的同时,力求引入新的表达方式,丰富汉语句法和词汇。通俗易懂、雍容华贵,才是鲁迅直译的真正内涵。那么,周作人如何看待直译呢? 1925年,周作人在《陀螺序》中提到:我仍然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认为没有更好的方法。但直译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表达意思,保留原文的风格,把原文的意思最大限度地用汉语表达出来。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忠实的和富有表现力的。什么样的翻译是死翻译还是无意义翻译?周作人举了两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比如英语中的“lie on his back”,如果翻译成“lie on his back”,那就是死译;如果翻译成仰面躺着,那就是无稽之谈。直译过来应该是仰面躺着。当然,今天我们偶尔能看到一些直译和意译的讨论,但新的却很少。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nd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由美国学者L. Venuti在1995年提出的,而这个术语直接来自于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在1813年和2016年提出的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