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翻译技巧异化(翻译异化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3-12-25 21:53:38 中文翻译 962次 作者:翻译网

介绍

翻译的意思是容易,就是通过换词就容易理解。翻译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的变化。但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程度,翻译的效果和翻译所达到的境界也必然不同。当译者将一部作品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可以导致不理解,即沟通和理解,可以导致愉悦,即给人审美的愉悦,也可以导致误解,造成隔阂。在读者中引起问题。误解。这三种情况与目的语的异化和优化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译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来探讨译语的形式,以正确识别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

翻译技巧异化(翻译异化的概念)

1.翻译是异化

不同时代,人们对翻译活动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

长期以来,人们将翻译视为译语同化原文的过程。因此,在制定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时,以求同为出发点,求同、排斥异。因此,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翻译理论家天真地认为目的语应该等同于原文,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翻译理论。

翻译求同就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形式。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语言本质观,认为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

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美学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世纪西方美学界摆脱了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的观念,转向了语言创造意义、构成意义的新立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人们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化引发了语言学若干认知模式和方法论的变化,导致哲学、人类学、文学等相关学科的语言学转向。 ETC。 )。在这种诗风的背景下,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翻译的本质和审美原则。在西方众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翻译思想对我们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解构主义者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和罗兰巴特将翻译的本质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待意义的可译性问题。或者从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本质问题。罗兰巴特认为,文本生成后,作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作者死了!),文本的意义是在读者对语言符号的阅读中生成的。解构主义学者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译者(读者)决定的。有趣的是,对于解构主义者来说,忠实原则已经变得可有可无。译者无需担心有人指责他的翻译不忠实。他甚至可以指责原著不忠实于译文。从这一点来看,J.L.博尔赫斯的幽默(即指责原著对译文不忠)也不无道理。沃尔特本雅明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经典文献《译者的任务》认为,译文与原作的关系是延续与创造的关系,不存在内在的忠诚关系。文本通过翻译被赋予新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因此,在解构学者看来,译文不是原作的附属物,而是原文的来生。翻译不仅是传达原作内容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们用互文性的概念来解释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认为所有文本都是互文的,从而使译者与原作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德里达用差异概念(德里达自己创造的一个词,有区分、延迟、扩散三种含义,有学者将其译为分离)来表达意义的不确定性,展现翻译的异化过程。他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在意义、语法和发音上的差异构成了表达意义的各种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异同的纠缠中正确表达差异。只有通过翻译,人们才能真正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了解不同语言的具体表达方式。因此解构主义学者认为翻译的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异。翻译的价值不在于其流畅性,而在于其反映语言差异的程度。

我们认为,西方解构主义者如此鲜明地突出目的语的异化性,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煽情,而是想从另一个层面、另一个角度科学地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事实上,中国古代翻译理论家很早就认识到翻译的异化功能。 《法句经序》所记载的关于信、言、雅的讨论,已经涉及到异化的问题了。当时的翻译理论家注意到印度语与汉语有不同的发音、不同的名称和对象,传记

实践起来并不容易,用不真实的词、不真实的美词来凸显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用不真实的书籍指出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言的异化。没有完全传达意思和没有完全传达意思的词语。道安五佚译本中的第一个指出汉文已完全失传,并强调汉文与汉文之间的语法差异。鸠摩罗什曾指出汉语和胡语的文体差异。直译批评派的作品虽然粗心,但风格却截然不同。他们就像和人一起嚼米饭。它们不仅失去了味道,还会使人呕吐。石赞宁将翻译比喻为把绣花的正面翻过来(翻过来,比如翻锦旗,背面有花,但花的左右耳不同),指出了翻译与翻译的区别。目标语言和源语言。

中国古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了翻译差异的现象,表明翻译异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我国现当代学者也十分重视翻译中的异化问题。鲁迅主张宁信勿从,实际上是提倡异化。钱钟书引用《华经》,提醒译者不要因中外语言习惯的差异而表现出被迫、强迫的迹象。这是对抗异化的对策。许渊冲针对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提出了优势竞争理论,其中也触及了翻译中的异化问题。

总之,我们认为翻译活动是译者对不同语言差异的艺术把握。翻译离不开异化,翻译本身就是异化。

2. 异化与目标文化

如上所述,异化是客观存在的,是翻译的必然结果。异化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学者们主张或反对。西方学者主张在翻译中保留语言习惯的差异作为一种审美理想,即以差异为美。

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后,异化(欧化)风格也在我国文坛流行,即以异化为美的文学风格。很多人主张白话文学欧洲化、中国文学欧洲化。诗人何其芳曾回忆:我学生时代从未学过汉语语法。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明白汉语语法的一些特点。我经常使用外语中的某些概念来强调中文语法的彻底变化。这导致了语言的某种程度不恰当的欧洲化。尽管当时主张汉语欧化的作家们后来克服了外国口音的问题,但翻译语言对汉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至今仍在发挥着影响。

汉语的欧化(异化)主要来自于翻译文学的影响。与原作相比,目的语的异化实际上是对原文语言习惯的同化,也就是传统翻译理论中所谓的直译。目的语的异化主要来自于西方语言习惯的影响。同时,异化与译者时代的翻译审美观念密切相关。我们通过翻译例子可以看得更清楚:

女王:当他们拿走茶具时,你为什么叫他们离开椅子?

(为什么他们拿走茶的时候要让他们离开椅子?)

马格努斯:我是来接收内阁的。

(我将在这里接收内阁。)

女王:这里!为什么?

(这里!为什么?)

马格努斯:嗯,我认为这里的露天和夕阳会对他们产生平静的效果。他们在这里不能像在家里那样轻松地和我说话。

(嗯,我认为露天和傍晚的灯光会对他们产生安静的效果。他们不能像在房间里那样轻松地对我讲话。)

女王:是这样吗?罗伯特问布纳格斯他在哪里学得这么漂亮的说话,他说是海德公园。

(你确定吗?当罗伯特问博纳吉斯他在哪里学会如此优美的说话时,他说是在海德公园。)

马格努斯:是的;但那里有观众来刺激他。

(是的;但是有一群人来刺激他。)

女王:罗伯特说你已经驯服了布纳格斯。

(罗伯特说你已经驯服了博内吉斯。)

马格努斯:(省略)

女王:你不会因此而受到感谢。他们以为你只是在戏弄他们。

(你不会得到任何感谢。他们认为你只是在欺骗他们。)

这是老舍老师1956年翻译的萧伯纳的戏剧《苹果车》中的一段话。老舍是我国当代最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家之一。他的英语水平也比普通翻译要好。按照常理,他的翻译应该和他的创作语言一样,表现力强、生动、简洁、朗朗上口。但从上面的翻译来看,我们很难相信它是老舍老师写的。对比英译,我们不难发现,老舍的译文在造句时尽可能接近原文。正是因为他想贴近原文,所以他按照原文的语序将“Why did youtell”翻译为“Why did youtell”;在“我认为这里的露天……”这句话中,除了夕阳的字面意思与原文略有不同外,其余的词语几乎都与原文相对应;其他句子也尽量与原文一致,所以显得有些不自然,不太符合汉语口语的习惯。第一句话,如果翻译成他们只是来收拾茶具的话,为什么要让他们离开椅子?不是更简洁吗?最后一句“You get nothanks for it”翻译为“没有人会为此感谢你”,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老舍是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熟悉戏剧语言的特点。但他为什么不按照中国文学语言的要求,把萧伯纳的剧本翻译得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呢?朱光潜老师看过老舍老师的这篇翻译,认为老舍习惯玩大刀,不会用匕首。真的吗?

我们认为,老舍之所以放弃中国生动的戏剧语言,而采用上述苍白无力的翻译,是受求同观念的影响。就翻译哲学而言,信任翻译是中国翻译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起源于汉代以后的圣经翻译活动。因为翻译的是天书和天语,翻译者的态度自然是格外的虔诚。所以,信的话就是异端,不信的话就是异端,恩怨无法解释。长期以来,求信求同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忠诚度和创造力之间,人们更看重忠诚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

译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也是翻译诗学的一种思潮。在中国,目的语已经形成了特殊的语言形式。这里所说的目的语文化(有的学者将目的语的文化称为目的语文化,与我们所说的目的语文化是不同的概念)是指目的语自诞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我国翻译活动的开始。相关的审美观念和翻译趋势包括一定时代的审美标准、欣赏习惯、表达方式等。译语文化对译者及其译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定时代流行的审美观念、欣赏习惯和表达方式对译者翻译风格的影响。任何译者都是在一定的翻译研究文化中从事翻译的,鲁迅、老舍也不例外。翻译研究文化影响着译者的审美标准和表达方式。事实上,老舍先生和鲁迅先生一样,是一位认真负责、才华横溢的翻译家。之所以目标语言与创作语言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受目标语言文化的影响。译者的必然表现在一定的翻译诗学思潮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忠于原作,主观意识处于压抑状态,较少关注如何使译语符合汉语语言习惯。

我们这里指出的目的语文化对目的语的影响实际上是

它是文化语境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把影响译语语生成并反过来受译语语影响的整体社会历史语言情境称为译语语境。译者在目标语言的一定文化背景下从事翻译活动。他受到文学翻译审美惯例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过去或当时文学翻译的审美规范(包括文学翻译的审美理想、艺术规则、表现方法等),同时也受到翻译活动内部矛盾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当他用本民族的文学语言来表达外语的内容和形式时,他不可能完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来选词、造句,这就产生了翻译语言。目标语言是译者在原作语言的基础上,在与原作对话的艺术氛围和文化语境中创造出的新的语言形式。目标语言带有一些原语言的色彩,但又与原作品的语言形式有很大不同。目的语在母语中的生存受到中国主流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共同影响。

译语文化对翻译理念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翻译效果上。就翻译的概念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无译、有译、有译。在这三种状态下,译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体意识,从压抑到自由,但他始终没有逃脱译语文化的影响。罗新章老师的《翻译作品解读》一文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不同翻译审美观念对翻译效果的影响。这里我们用两个翻译例子来看看翻译概念对目的语异化的影响:

翻译示例1:

这个女人的手包扎了全家人所有的秘密伤口。尤金妮在一系列善行的陪伴下,去了天堂。她灵魂的伟大弥补了她所受的教育和早年生活习惯的狭隘。这就是这个女人的历史,她出生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生来就是一位光荣的妻子和母亲,但她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没有家庭。

(穆牧天译)

翻译示例2:

这个女人的手,抚平了多少家庭的伤痛。她带着一系列的善行和正义的行为走向了天堂。她灵魂的伟大抵消了她所受的教育和早期习惯的粗俗。这是尤金妮的故事。她生前是一名和尚。她生来是一位贤妻良母,却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没有家庭。

(傅雷译)

穆牧天是一位诗人,他运用中国文学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并不逊色于傅雷。然而,从上述翻译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观念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方法。穆牧天翻译而不是写作,并把翻译视为被动模仿。他认为译者总会有一种孩子与巨人赛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中刻意压抑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原作者的灵性。目的语与标准汉语相比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异化,以至于它读起来不像读汉语,而是像读外国小学生学汉语的作业。相比之下,傅雷的翻译则灵活、自由得多。傅雷的翻译强调精神相似而非形体相似,翻译中有工。他的翻译尽可能贴近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疏离程度较轻。

译语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传统力量,它像一只强大的手控制着每一个译者的审美意识和表达方式。译者要想摆脱传统观念,需要创新意识的理论启发和指导。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正迫使我们改变传统观念。钱钟书老师曾指出,传统是惰性的、不愿意改变的,事物的演变又迫使它去适应变化,从而产生了一种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现象。传统拒绝改变,于是惰性形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规则,平常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必然。传统必须改变,因此规则和习惯不断出现例外,并实际上做出各种妥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事物。目的语的异化是汉语受到外来语言和文化的侵蚀。在外语习惯的冲击下,我国固有的语言习惯不断做出例外、做出妥协。因此,一开始,目标语言和汉语的语言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对读者的感官造成审美干扰。这种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人们所习惯,并变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潮流。人们在阅读外国翻译作品时,由于目的语的疏离而产生的情感给人一种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