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翻译的abc原则(abc 翻译)

发布时间:2024-01-10 10:38:44 中文翻译 613次 作者:翻译网

无论译者身份不同,翻译风格不同,只要是翻译,就必须从词义和句法的ABC开始。

20世纪90年代初,我受邀回到黑龙江大学,受命给学生讲几句话。我一时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就又拿出了老套路,说既然是英语系的学生,就得先学好英语(打好基础,注重口语和口语)书面练习),其次,学好中文(不要以为你不是中文专业,你是中国人,就不用担心),否则你可能会绊倒最ABC点,等等。幸好穿插了几个学生常犯的错误作为例子,所以老生常谈并没有引来嘘声。

翻译的abc原则(abc 翻译)

这时,这两句老话又出来了,因为我刚刚看到的英汉翻译:

希奇告诉文森特,他认为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使用共产党军队:(1)他们需要有爆炸装置和日本弹药,因为现在几乎所有的共产党军队都使用他们的武器。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小型武器。 (2).([美国人]卡罗尔卡特:《延安使团》)

根据我的看法,从中文的写作来看,be应该被省略——尽管原句是被动语态。为什么需要爆炸装置而不需要爆炸装置?两句话是yes,但是第二句可以改成yes吗?从英汉翻译来看,与从日本人手中缴获的小型武器相比,我猜武器实际上是弹药,而英文原文应该是ammunition而不是munitions——虽然前者比后者多了一个音节,但缺少一点内容:仅指弹药,不包括枪支。后者包括枪支、子弹、炸弹和手榴弹。这就是所谓的武器。教会我这种区别的人是抗战末期昆明吴博士学校(翻译培训班)的讲师尼克尔斯博士。他可能是美国西部的一位牧师,经常戴着宽边牛仔帽。

我的思绪跳到了几年前朱先生在《文汇读书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关于翻译诗歌的思考》。文章根据译者的专业特点,将诗歌翻译分为诗人翻译、译者翻译和学者翻译三类。相应地,提出了三种翻译风格。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分类。我仍然记得读这本书时有很多想法。例如,在我看来,这三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点:诗人显然更擅长理解和传达诗意、节奏和韵律。学者往往对诗人和诗歌的历史背景更有信心,而译者可能更精通语言和翻译?至于缺点和痛苦,我只记得那些翻译者特有的——我的翻译是工匠的作品,我不能称为翻译家,但我仍然可以称为家人——作为翻译领域的翻译刊物的编辑。社会科学,我是翻译学院的院长。这是一张纸;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办的。难点在于论文中不时出现古典诗词。例如,陈绪录教授的长文《庚子与辛丑》就讨论了夷和拳事件。不仅有诗词,还有大学士歌颂师兄的长联。还有一篇长文讲道士朱熹迫害官妓颜蕊的事,其中引用了她的哀歌《生茶子》:不是她爱妓女,她似乎被过去误导了。花落花开,总是依靠东方的皇帝。终究还是要走,那还怎么活?满头山花,莫问奴婢在哪里。我同情颜锐的诗,但不一定同情其他诗。但不管我是否同情,更不用说我能不能翻译它,由于编委会决定用英文发表这篇文章,所有引用的诗歌都必须翻译成英文,所以有时我很摸不着头脑,必须翻译原文。把它打印出来,让读者自己弄清楚。

但读完朱的文章后,我的主要印象不是这个,而是翻译本身的普遍规定:无论译者身份不同,还是翻译风格不同,只要是翻译,都必须从ABC开始。词义和语法。这种说法近乎无稽之谈。还好周克熙老师还是懂语法的吧?易文(《关于翻译诗歌的思考》,2000年1月8日《文汇读书周刊》发表)刚刚给我解释了。朱文以吉卜林四行诗的两个汉译本(我无法看待死亡,/这是已知的,/人们引导我走向他,/蒙着眼睛,独自一人)为例,指出第一位译者(英专业人士)译者)错了,第二人(诗人)也错了。他们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不认识到that是一个关系代词,它的先行词是Ican'tlookondeath而不是这句话中的任何单词。大英百科全书以这首诗为典范来说明什么是诗歌。这个错误使这篇文章中所有关于诗歌七种形式的讨论成为了绊脚石。而英语中which的用法应该算是ABC吧?

《大英百科全书》中文版于1999年出版,因此保留了上述第一个误译。我家里和我现在住在那里的女儿家里都有一本这本大书。即使我的电脑上安装了最新的英文版本,我也会时不时地参考它。尊重辛勤劳动。不过,这个错误是否也有助于说明当代翻译的问题,特别是提醒我们在新中国新时代回顾翻译时不能忘记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