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文摘-译语文化中的异化与优化之二是什么(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发布时间:2023-12-27 22:24:54 中文翻译 520次 作者:翻译网

译语文化对翻译理念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翻译效果上。就翻译的概念而言,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无译、有译、有译。在这三种状态下,译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体意识,从压抑到自由,但他始终没有逃脱译语文化的影响。罗新章老师的《翻译作品解读》一文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不同翻译审美观念对翻译效果的影响。这里我们用两个翻译例子来看看翻译概念对目的语异化的影响:

翻译示例1:

文摘-译语文化中的异化与优化之二是什么(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这个女人的手包扎了全家人所有的秘密伤口。尤金妮在一系列善行的陪伴下,去了天堂。她灵魂的伟大弥补了她所受的教育和早年生活习惯的狭隘。这就是这个女人的历史,她出生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这个世界。她生来就是一位光荣的妻子和母亲,但她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没有家庭。

(穆牧天译)

翻译示例2:

这个女人的手,抚平了多少家庭的伤痛。她带着一系列的善行和正义的行为走向了天堂。她灵魂的伟大抵消了她所受的教育和早期习惯的粗俗。这是尤金妮的故事。她生前是一名和尚。她生来是一位贤妻良母,却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也没有家庭。

(傅雷译)

穆牧天是一位诗人,他运用中国文学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并不逊色于傅雷。然而,从上述翻译例子可以看出,翻译观念影响着译者的翻译方法。穆牧天翻译而不是写作,并把翻译视为被动模仿。他认为译者总会有一种像小孩子在与巨人赛跑的感觉,所以在翻译中刻意压抑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原作者的灵性。目的语与标准汉语相比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异化,以至于它读起来不像读汉语,而是像读外国小学生学汉语的作业。相比之下,傅雷的翻译则灵活、自由得多。傅雷的翻译强调精神相似而非形体相似,翻译中有工。他的翻译尽可能贴近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疏离程度较轻。

译语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传统力量,它像一只强大的手控制着每一个译者的审美意识和表达方式。译者要想摆脱传统观念,需要创新意识的理论启发和指导。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正迫使我们改变传统观念。钱钟书老师曾指出,传统是惰性的、不愿意改变的,事物的演变又迫使它去适应变化,从而产生了一种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现象。传统拒绝改变,于是惰性形成了习惯,习惯变成了规则,平常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必然。传统必须改变,因此规则和习惯不断出现例外,并实际上做出各种妥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事物。目的语的异化是汉语受到外来语言和文化的侵蚀。在外语习惯的冲击下,我国固有的语言习惯不断做出例外、做出妥协。因此,一开始,目标语言和汉语的语言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对读者的感官造成审美干扰。这种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人们所习惯,并变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潮流。人们在阅读外国翻译作品时,由于目的语的疏离而产生的情感给人一种美感。

3. 异化与优化

我们认为目的语的异化是艺术传播的变形。这种变形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审美需要。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考察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时,重点关注译文对原作的模仿程度。其审美观念与文学艺术中的模仿理论类似,因此信任和忠诚成为了一种审美原则。我们上面列出的老舍和穆牧天的翻译就是这一审美原则的具体体现。但翻译毕竟离不开原作。译者的创作只能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脱离原作的创作是一种寄生性创作,超出了翻译活动的范围。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异化和改造是有限度的。外表变了,但实质是一样的。身体变了,但精神和魅力却没变。可以想象,如果翻译中把席子大的燕山雪花异化为细如丝的梅山雨滴,恐怕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算不上是一个好译本。

目标语言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西方语言(如英语和法语)之间的句法结构和文化内涵没有太大差异。如果遵循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观,我们在翻译中就应该尽量保留外语的语言习惯,以表达不同文本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使译文具有异域风情。这种方法在西方很流行。也许它有效。但在我国,汉语与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的语言习惯和文化内涵差异要大得多。如果我们按照西方学者的理论,在翻译中尽量做到异化,那么语言习惯的差异和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会导致汉语表达的障碍和翻译中的文化错位,从而出现“异化”的现象。正如严复所说,虽译而不译。

目的语的异化有不同程度。在审美理想上,中外译者都强调译文与原文的通透性,不显露任何翻译痕迹。果戈理认为,译文和原作应该像玻璃一样透明;奈达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并不听起来像翻译(The best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translation);钱钟书指出,译文对原著有影响。它应该非常忠实,读起来不像翻译。这些美学观念表现了人们对翻译最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事实上,中外语言和文化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交际性为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产生了可译性,差异性则使翻译变得困难,产生对抗性,产生目的语的异化。上述指出的原文语言习惯对译者的制约,迫使译者必须在异同之间寻求平衡。译者必须在译文中保留原文语言表达的某些特征。所以,好的译文听起来不可能像译文,译文与原文不可能像玻璃一样透明,译文读起来也不可能像译文。这意味着目标语言不能被异化或变形。基于此,我们在确立翻译生成的艺术规则时,提出了和谐原则,即和中有异,同无异。

目的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抗与对话。当译者将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译文可以是粗糙的,带有浓重的翻译口音,读起来很别扭,也可以是优美而亲切,带有母语的味道。充满异域风情,就像晨风吹拂在脸上,给人清新的愉悦感。关键在于译者是否具有科学的翻译观和相当的艺术表现力。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许渊冲先生发现中西语言如英语、法语在修辞和审美效果上各有优势。他提出了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目的语优势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优势竞争理论,建立了新的翻译理论模型。我们借用许渊冲先生美化艺术、创优如赛的理论模型中的“你”字来把握译语的异化过程,避免译语的浅化,力求译语的优化。

优化译语的过程,是译者在原作句子结构的约束下,在信仰与美、精神与形式、变形与扭曲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过程,因为很难找到聪明才智。译者力求消除两种语言之间因语言习惯差异而可能出现的任何僵化、强行的痕迹,使目的语的生成尽可能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

优化不是归化,而是异化。这是适度的疏离,或者叫美丽的疏离。

优化的反面是浅化,或者称为大规模异化。浅化往往是被动译者的工作。翻译者

翻译缺乏创意,甘愿做原作者的奴隶,一步步爬到原作后面。我们通过翻译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

然后是一声叹息,压抑的更深

被偷走的目光因偷窃而变得更加甜蜜,

和燃烧的脸红,虽然没有违规。

翻译一:别说叹息,越郁闷越深,

还有偷看的,越聪明越甜。

还有一种莫名的烧灼感,让人脸红。 (穆丹译)

翻译2:叹息越压抑,就越痛苦。

秋波越深越甜,

即使不违反规则,也会脸红。 (许渊冲译)

两者都是目标语言,翻译1的简化是显而易见的。译者仅用汉语词语来传达原文的表面意思,缺乏创新意识。这种翻译只能导致目的语的肤浅化。 《译2》的译者显然具有整体和谐的理念,在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中把握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充分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谐无异的审美效果。通过译者的艺术再创作,优化目标语言。

优化是一种重塑。而译者重新创作的译文往往给人一种不忠实的感觉。这就提出了目的语超越原文的问题(这也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钱钟书老师曾指出,译者在使用母语时,未必能像作者那样使用原文,所以译文才能和原文一样好。优化后的译文与原文有一定距离,在审美形式上超越原文。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扭曲,但本质上是真与美的统一,并且达到了更高的优化水平。弗雷德里克.旅美著名翻译家C Tsai在阐述其新大铁原理时,举了以下例子,也可以说明目的语的异化程度。张教授和李教授两位老教师约在一家餐厅见面。临走前,张教授说道:

好吧,我会在那里……

翻译1:好的,我马上就到。

翻译2:好的,那我就在那里等你。

翻译3:就说我到了就在那儿等着吧。

从以上三个翻译可以看出,目的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异化。译一是典型的忠实翻译,词句正确,句子完美,内容和形式无可挑剔。但从审美效果来看,这只是一种简化的翻译。翻译2 是明确且模棱两可的。译文3与原文有一定距离,显得有些不忠实。其实达到了新大邮的效果,这显然是对翻译的优化。

上述翻译例子说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忠实与不忠实的关系,而是整体和谐的关系。既包含着译者忠实的态度,又包含着温和而优美的差异。差异性是译者的创新。译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达原作者的原意,目的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翻译中存在理解和表达的不确定性。诗没有解释,词也没有明确的解释。西方人说,词语没有意义,人们对词语有意义。翻译涉及译者的理解和再创造。翻译只有通过两种语言和文化的融合才能实现。在对抗中求和谐。译语的表达不仅包含译者的主观情感,而且带有民族文化的色彩。

4。结论

综上所述,目的语异化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我们研究目的语的异化现象,是为了理清信任与美、相似与差异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创新翻译概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在当代一些学者的解释中受到了误解,他们认为忠实可以代替一切。事实上,忠诚只是再创造的基础。忠实的翻译并不意味着完美的翻译。忠实是译者的态度,或者说是一种愿望。翻译和创作一样,不仅需要态度和欲望,更需要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认为,翻译作为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形式,并不是对原作的刻意模仿或严格复制,而是一种无意识(甚至有意识)的变形和异化。一个有创造力的译者应该有意识地保持超越的气势,与原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的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