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信息时代的翻译成英文(信息时代的翻译英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16:06:11 中文翻译 893次 作者:翻译网

1. 如果你不翻译,你就会灭亡。

翻译是国际理解的关键。有人说,西欧文明归功于翻译家(L.G. Carey,1979)。可见,社会进步离不开翻译。在未来的世界里,或许一个文化群体的生存取决于一个词的及时、准确的翻译。因此,有人惊呼:要么翻译,要么死。 (Engle and Engle 1985:2) 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少被公众了解。只有当沟通失败导致罢工、骚乱、法律问题或致命事故,有时甚至是战争时,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 1970年,几个美国人吃了有毒的蘑菇,但不知道如何治疗。几天之内,就有两人死亡。一位药剂师听到广播报道了这一事件,并了解到一种在1959年成功使用并于1963年公开的治疗方法。为什么七年后美国医生不知道它呢?据推测,这是因为治疗报告仅发表在各种欧洲大陆语言期刊上,而不是英文期刊上。 (根据D.A.E. Shepard,1973)这个例子表明,缺乏及时和正确的翻译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

信息时代的翻译成英文(信息时代的翻译英文)

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了解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自己。中国人要了解世界,就需要将外文信息转化为中文。为了让世界了解自己,他们需要将中文信息转换成外文。作为翻译人员,应该有强烈的使命感,充分发挥翻译在信息交流中的桥梁作用,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进行。

2.文化全球化对翻译的影响

数字革命带来的新电子通信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人们相互促进,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共同的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世界文化走向全球化。可以说,文化全球化是人类不同文化群体相互包容、相互吸收、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给跨越文化障碍的翻译带来了极大便利。过去,我们更多地讨论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安德烈勒菲维尔表示,根据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一切陌生的、不同的或“其他人”的事物都应该被归化到目标语言和目标文化中,以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立即理解它。 (任何奇怪的、不同的或“其他”的东西都必须被归化到目标语言和文化中,这样才能立即被理解。《外语与翻译》1996年,3)现在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点吗?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人们理解和吸收不同文化,而不是归化外来文化。文化全球化并不是将世界与某种文化统一起来。每种文化都应该能够包容世界,而不是征服世界。我认为口译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它既可以保留源语文化的独特性,又可以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增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都进行解释性翻译,但尽量保留源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理解是译者努力的方向。

3. 英汉混用问题

新技术使计算机的价格大幅降低,计算机走进了千家万户。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新电子通讯的发展,地球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小村庄。如果我们将这个小村庄视为一个融合区,那么看到语言的混合就不足为奇了。根据《语言和语言学词典》,融合是一个语言群体(语音社区)与另一种邻近语言接触的区域。在这个地区,定期的语言接触产生了混合语言、双语和语言进化。双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政治、军事、宗教、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原因。但就目前英语和汉语混合使用的现象而言,主要是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造成的。在国际交流中,只有英语超越任何其他语言,成为最常用的工作和交流语言。据语言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会说英语的人数将超过15亿。除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外,全球将有超过10亿人精通英语。据统计,世界上四分之三的信件是用英语写的,互联网上80%的电子信件是用英语写的。由于英语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强大优势,近年来出现了不翻译而直接吸收英语术语的现象。如今,如果你随便打开《光明日报》的计算机周刊,经常可以看到internet、Windows、homepage、web、Dos、KV300、UCDOS等计算机术语在中文中混合使用。除了计算机技术课文中存在中英文混合使用的现象外,在其他方面也出现了中英文混合使用的现象。吴仪部长在电视采访中直接用英语谈论APEC,而不是APEC。央视转播员直接用英语谈论CCTV、NBA、MTV,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连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像卡拉OK一样收录了英汉混合词条。当美国畅销书《FIT FOR LIFE》在香港被翻译成中文时,书名也被翻译成英汉混合版的《FIT I》。尽管《光明日报》后来宣布将“Internet”标准译为“互联网”,但该报仍经常在文章中直接使用“Internet”。有些人根据自己的选择混合使用语言,有些人被迫使用它们。现在的局面应该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应该承认,这种直接借用英文原文的方法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没有时间去一一考虑每个术语的对等和巧妙翻译。直接使用原文更省时间。其次,使用原文可以避免误解。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时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个术语有不同的翻译,如果你不读原文,你会被这些术语弄糊涂。葛传贵老师编着的《英语用法词典》中的所有语法术语都是英文的。就连“社会群体”、“文化”这些术语,在卢树香老师翻译的《文明与野蛮》一书中也有注明。英语证明了两位老师学术的严谨性。如今,香港、台湾等海外地区华人使用的翻译往往与大陆有很大差异。例如,AIDS在大陆被译为AIDS,而在香港和台湾被译为AIDS。有原文可以避免误解。第三,可以使用原文直接介绍没有对应中文翻译的概念。包容和吸收其他民族的语言,就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的语言。英语本身就是各民族语言的大熔炉,直接从其他语言借用了大量词汇。汉语中的白话、锅、馄饨等词已直接进入英语。英语词汇的世界性使其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而且,英语离开英国本土后,就不再是英国人的专利了。它和新技术一样,可以被其他国家所利用,成为信息交流的载体。事实上,直接借用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也使本民族的语言更容易与其他民族的语言融合,从而更方便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直接借用的词语一开始可能会陌生甚至难以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会接受它们。习惯用中文数数的人,刚接触阿拉伯数字一定不习惯,但现在中文已经完全接受了阿拉伯数字。十多年前,有人说“的士”、“巴士”、“出租车”等港台词,既不中外,也不伦不类,而现在这些词已被纳入新修订的《现代汉语》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