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翻译目的论与文学翻译论的区别(翻译目的论与文学翻译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12-30 21:06:21 中文翻译 142次 作者:翻译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兴起,摆脱了以往基于对等理论的语言学派的束缚,将翻译置于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内。在功能翻译学派中,汉斯维米尔影响深远。他提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译文的质量不仅取决于译文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作者的意图和信息,还取决于译文是否达到了译者本人想要达到的交际目的。不同的翻译目的可能会导致同一译者对同一文本的不同翻译。

维米尔在《翻译的基本理论框架》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即目标决定方法;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言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够被接受者理解,并且在目的语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语际连贯,即译文尽可能忠实于原文。根据目的论,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原则,译者可以采取任何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目的。

翻译目的论与文学翻译论的区别(翻译目的论与文学翻译论的关系)

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原文处于次要地位。译者不必拘泥于原文,可以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诗歌、散文和小说的翻译方法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同一体裁的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同的译者也常常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种差异不仅是由于译者风格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而且往往源于译者希望达到的不同翻译目的。下面本文将以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词、杨宪益夫妇英译的《红楼梦》、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为例来说明这一理论。翻译目的。

一、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

20世纪初,庞德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他翻译的《中国诗集》使庞德名声大噪。

示例1:

玉阶沾满白露,夜里袜子久湿。但在水晶帘下,我凝视着精致的秋月。

——李白《玉级怨》

英镑的翻译:

镶满宝石的台阶已经洁白如露。天色已晚,露水已至

浸湿纱袜,看明秋明月。

分析:Litally Pound的译文与原文差异很大,但译文保留了原文最生动的元素:珠光宝气的脚步、白与露、纱袜和明秋的月亮)等意象,以及其他意象。如“这么晚了、看月亮”等词语的使用,表现出原文中女性潜在的委婉抱怨。

示例2:

新的裂缝纯净清澈,明亮如霜雪。剪成合欢扇,形如明月。进出你的怀抱,在微风中摇晃。

我常常害怕秋天一到,凉风会把炎热带走。抛弃捐款箱,放入篮子,善意就结束了。

—— 班婕妤《怨歌》

庞德译:扇——片,献给皇上/白丝扇啊,/清如霜上

草--刀片,/你也被搁置了。

分析:庞德翻译这首诗时,只保留了他认为最珍贵的细节:白丝、霜雪

删除了(霜)、扇(扇)等图像,删除了他认为多余的解释性句子,如对中秋节日的不断恐惧和抢暑的凉风,以及微风摇曳等连接句。

从庞德翻译的两首中国古典诗词的例子来看,庞德的翻译方法非常灵活。他可能会更改、删除或添加原文中没有的词语,但在更改的同时,他保留了原诗中最好的部分。独特的意图和内在的意义。虽然这种翻译方式在很多人看来过于不尊重原文,但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来看,它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翻译,因为它完全达到了译者的目的:1.借用中国古典诗歌丰富而清新的意象开始挑战当时美国诗坛盛行的矫揉造作、毫无意义的维多利亚时代诗歌风格。 2.它向英国读者呈现了一种新的、陌生的、甚至意想不到的诗歌形式。

2、杨宪益夫妇译《红楼梦》

杨宪益和戴乃馨年轻时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将其翻译成外文并介绍给世界其他国家的读者具有重要意义。但极其困难的是,如何在尽可能保持小说本身的文学美的同时,将许多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成语翻译成外语,让外国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但杨宪益夫妇的翻译以尽可能保留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为目的,采取了注重充分性的翻译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异化倾向。

示例3:

甄诗音:陈诗音(同音“隐瞒真相”)

Chia Yu--tsun(“土语小说”的同音字)

贾华(“假话”的同音字)

分析:甄世隐的意思是隐藏真相;贾雨村,就是躺在村子里的意思;贾华就是说谎的意思。 《红楼梦》对人物的命名很有讲究。许多名称都包含潜在的含义。在翻译这些具有双关意义的名字时,杨氏选择了直接音译的方法,并添加了额外的注释。注释的加入除了为译文读者保留原作的异域风情外,还有助于译文读者理解原作中人物命名的深层含义。

示例4:

天有变数,人有祸福。

杨译:大自然风雨无阻,厄运一夜降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分析:杨氏在翻译《红楼梦》中出现的一些成语时,采取了直译的方法,保留了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个翻译还保留了中国谚语的对称特征。对于译文的读者来说,他们可以大致理解字面意思,而不会感到困惑。

3、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

林语堂

在同一本中国古代经典的翻译中,林语堂老师在翻译《浮生六记》时使用了与杨氏翻译截然不同的归化翻译手法。因为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文化的具体细节,而是为西方读者提供一个欣赏和体验简单、平和、逆来顺受的生活的机会。这是一篇符合原文风格、飘逸飘逸的短文,而不是一篇让读者读起来痛苦、沉重的名著。

因此,在翻译方法上,采用了更适应读者的归化翻译方法,避免读者担心理解而中断阅读。

实施例5:

金母桥: 金母桥

饮酒马桥: 饮酒马桥

万年桥: 万年桥

虎啸桥: 虎啸桥

分析:这种翻译方式虽然缺乏一定的文学美感,但英语读者容易记住,读起来有趣,达到了译者自己的翻译目的。

实施例6:

乾隆癸未年:1763年

Choumo:快三点钟的时候

七夕节:七夕夜

李白、李青莲、李太白:李白

分析:在文章中处理时间的时候,林语堂也采用了西方更容易理解的方法,而抛弃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时间顺序方法。林语堂老师在翻译人名时,在采用直译的同时,将古汉语中复杂的称谓和人名、字、昵称进行了简化。全文只用名字来指代同一个人,这对于西方人来说是方便的。读者阅读。

庞德、杨宪益夫妇、林语堂都翻译过文学作品,但他们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却截然不同。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三种翻译策略的背后是三位译者。尽管对其翻译目的也存在一些不认可,但总体而言,这三个译本被公认为翻译典范,并得到了读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