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画龙点睛成语的翻译(画龙点睛翻译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09:25:29 中文翻译 809次 作者:翻译网

课程总结:

1、翻译技巧的点睛之笔

画龙点睛成语的翻译(画龙点睛翻译文言文)

今天严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特殊翻译技巧就是点睛之笔。龙一旦画好,如果缺乏生动的表现力,就不能成为一件非凡的作品。我们今天所关注的眼睛不仅仅是龙本身的眼睛,而是天上飞仙的巧妙眼睛。

所谓画龙点睛,就是在原译完成后,巧妙地加上一句结束语。这句话总结了以上内容,也表达了译者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种处理方法不仅使译文更加丰富,也充分让译者展现出自己在翻译中的主动地位。严老师一直强调,译者不是一台完成翻译工作的机械机器,而必须是一个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今天的点睛之笔足以让我们挑出翻译的局限性。需要注意的是,该技术需要谨慎使用!添加过多的信息会受到批评,甚至可能让读者怀疑译者的专业性。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这种技巧常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起到承上启下、起首明朗或概括的作用。

2. 双语例子

打工很难实现公民梦想,城市只支持有钱人

身份改造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是空中楼阁

4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历时半年的专题研究报告称:过半农民工希望入籍,最大的困难是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大约有13.71%的农民工选择了我们,我根本不属于这里,我迟早要回去。

4月11日,人社部研究组历时半年时间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农民工都梦想着正式成为城镇居民,但遭到了政府的强烈反对。房价飞涨。约13.71%的农民工毅然选择了这样的无奈选择: 从长远来看,城市里没有我们这样的利基,所以我们迟早会回到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明眼人都知道,在当今的中国,不仅很难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的户籍壁垒,而且也很难改变一些人的观念。在很多官员心里,企业缺人的时候才想到农民工,却不想解决农民工需要的公共服务均等问题;他们只看到农民的土地,把他们赶上楼,却忽视了农民,特别是农民子孙后代的生存。一些城市人对农民工也抱有二元态度:在享受农民工提供的一切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公交车上辱骂甚至赶走农民工的丑闻也时有发生。

任何有理智的人都清楚,在当今的中国,要跨过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障碍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大多数城里人心态和态度的改变了。对于大多数官员来说,只有在为城镇企业暂时缺人手而苦恼的时候,才会想到真正迫切需要平等公共服务的农民工,但这些官员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解决办法:他们如此急于将农民从利润丰厚的农田赶到城市地区,却没有想到为农民及其子孙后代提供一箭双雕的解决方案。

其实,他们对待打工的方式,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马不喂食,马不劳而获”。

想想看,选择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迟早要回去的农民工中,大约有13.71%是务实、聪明的。与其把青春奉献给城市,然后被抛弃,不如趁年轻就回家乡创业,用自己的能力拉近自己与城市居民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很难,但更实用。

那么由此可见,大约13.71%的农民工挑出这样的选择,我们就会回到我们应该真正聪明脚踏实地的地方。与其说牺牲了所有城市青年来换取最后的清醒,还不如在青春年华时回家乡创业,拉近城市居民之间的距离。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却是残酷的现实。温馨提示: 永远不要踢倒梯子或杀死下金蛋的鹅。

三、要点

1. 其实他们对待民工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马不喂食,马不劳而获”。

第二段翻译完成后,严老师又加上了上面这句话。这个译文正是汉语中“既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的对应表达。这样看似随意的添加,其实弥补了第二段缺少结束语的遗憾。两句简短的俗语明确表达了第二段的两层意思,同时将农民工比作没有草吃的人。必须干活的马,反映了译者对这种残酷无理现实的不满和担忧。这种翻译既不死板,也不失败。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使用这种技巧时,应该多使用成语、口语等表达方式。一来可以凸显文采,二来可以更好地满足画龙点睛的需要。

2. 温馨提示: 永远不要踢倒梯子或杀掉下金蛋的鹅。

无独有偶,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严老师又重用了这个技巧。这里的翻译是“过河拆桥,杀鹅取蛋”的汉译。

与前面的例子类似,这里不再描述其原因和优点。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使用成语或者口语的时候,一定要保证使用规范、合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用错误的方式翻译成语。必须充分考虑英语表达习惯和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