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语言服务的内涵)
概括
语言服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经济形式。它们经历了从私有化到公共化、从离散化到集约化的演化过程,对人类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结构、意义和秩序有着一致的塑造和塑造。矫正功能。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时代背景下,对比语言服务的实际格局,认识语言服务的普遍性,探索语言服务的实践逻辑,是关系到语言服务理论构建和应用的基础性问题。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本文在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在时空定义下,从语言、社会、文化的维度探讨语言服务作为客观存在的可取性和现实性。然后,基于语言的功能和语言服务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语言服务的普遍解释,进而描述语言服务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关系。本文认为,语言服务以语言资源为基础,以知识、赋权、同理心为目标,是实现人际或组织间知识和经验转移的社会经济过程。语言服务社区应兼顾语言资源的功能性、语言技术的融合性和语言应用的广泛性,优化语言产品和服务组合,促进目标个体或群体的知识增量、认知升级和价值创造。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
关键词
语言服务;语言功能;语言资源;语言技术;创造价值
1
介绍
语言服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经济形态,经历了从私有化到公共化、从离散化到集约化的演变过程。人类一形成,语言就开始萌芽,语言服务就应运而生。在文字出现之前,口语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方式。早期的交易主要是口头的,由于声音转瞬即逝,纠纷往往在所难免。据《阅读史》记载,口头协议、账目等常常被歪曲或遗忘。因此,需要一名专门证人准确回忆交易的货物和金额,并能随时回答问题并口头确认事实。 (费舍尔,2012:11)。可以认为,口头见证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语言服务的开端。从公元前1850年到公元前1550年,巴比伦城希波约有1万名居民,而泥版上被称为“文士”的人只有185人,其中有10人是女性(同上,12)。早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各国就有秘书参与政府行政工作,还开设了专门的秘书职业学校(同上,95)。可见,文员是最早专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公职人员,开创了语言服务专业化、大众化的先河。更有趣的是,在古希腊,医生甚至会开“阅读”药来帮助病人恢复精神;识字的奴隶和自由人为他们近乎半识字的贵族主人读书(同上,51)。中世纪时期罗马也出现了吟游诗人,以吟诵情诗为生(同上,153)。这些记录不仅是语言服务原型的历史叙述,也是语言服务多样性和功能性的证据。穿越历史时空,放眼现状,语言服务已发展成为多元化、专业化、集约化的世界性新兴产业,涵盖语言教育、语言翻译、语言技术、语言治疗、语言系统、与Global Linguist Solutions、Lionbridge、L-3 Communications、SDL、GTCOM等专业语言服务机构或供应商合作,形成集融资、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生态系统。
纵观语言服务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始终离不开语言服务的存在和介入。语言服务对于塑造和塑造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结构、意义和秩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矫正功能。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语言服务正在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领域,也是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新兴领域的成熟,都必须经历内部和外部建设过程的深入互动。具体而言,外部建构指的是领域之外的制度条件和经验世界,内部建构则指的是领域内部的知识结构和话语体系。只有反复比较、相互影响、迭代循环,才能达到基本一致。近年来,学术界从语言服务的概念化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语言服务的翻译观(斯波尔斯基,2009;郭晓勇,2010;王明新,2013;袁军,2014)和翻译要素。视图(李先乐,2010;李玉明,2014)、进程视图(赵世举,2012;李先乐,2016)、资源视图(陈章太,2009;李先乐,2010)和系统视图(曲哨兵,2012)。上述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语言服务的显性特征或知识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它是语言服务不同方面的反映和抽象。但它没有触及语言服务的普遍本质,不能全面反映语言服务的意识和知识。语言服务之间应该存在的身份关系。基于此,本文在整合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时空、语言、社会文化距离等维度探讨语言服务作为客观存在的应然性和现实性。然后,我们梳理语言的功能和语言服务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角度尝试性地探索语言服务的普遍解释,进而描述语言服务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关系,以期有助于重新认识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研究与创新实践。从中吸取教训。
2
语言服务源于语言距离的存在
语言服务如何成为可能?这个本体论问题指出了语言服务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从原始语言分化的角度来寻找语言服务存在的前提。根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 章1-9 节,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