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的中文翻译,170翻译成中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740的中文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740的中文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普鲁士最伟大的国王?
腓特烈二世(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是普鲁士王国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
腓特烈二世生于普鲁士首都柏林,少年时擅长乐器,1740年即位。曾两次发动西里西亚战争。1756年发动对法兰西王国、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公国等国的七年战争。1772年同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大公国乘波兰内政危机第一次瓜分波兰领土,获得西普鲁士的领土。1785年组建由15个德意志联邦国组成的诸侯联盟。
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开明专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经济、哲学、法律、甚至音乐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为启蒙运动一大重要人物。在其铁腕统治下,普鲁士的国力迅速上升,在很短时间内便跃居欧洲列强之列。腓特烈二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
腓特烈二世,可能是普鲁士最伟大的国王,他被称为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
不过他刚即位时,国土并没有多大,普鲁士当时的国土被邻国切割成数块,而人口仅有区区250万人。这样一个国家在当时的欧洲,并不算强大。
继位不久的腓特烈二世,居然带领着弱小的普鲁士,将扩张的目标对准了强大的奥地利。他趁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时机,像野兽一样从奥地利身上撕咬下西里西亚这一块富饶的土地。
1740年未得到西里西亚的普鲁士版图,黄色部分
得到西里西亚,普鲁士的人口多出了五分之二,达到450万,而收入也多了三分之一。 这对普鲁士来说真是大补啊,不过为了这块富饶之地,普鲁士惹到了奥地利最杰出的女王特蕾莎。
特蕾莎当然不甘心,为了夺回失去的土地,特蕾莎展现了非凡的外交手段,将欧陆上的另外两大强国,法国和俄罗斯拉在一起,腓特烈二世正落入特蕾莎的陷阱之中。
对此,腓特烈心知肚明,他将军队视为最大的依靠,将普鲁士75%的收入用于军队中,将父亲留给他的8万军队扩充为15万人。不过实力对比依然悬殊,普鲁士和欧陆三大强国军队的对比为1比3,而人口比为1比20。想想,对手的矿是自己的七倍,兵力是自己的3倍,这战怎么打。
漏网之鱼是什么意思?
比喻侥幸逃避法律制裁多人。明,张景《飞丸记,第一三出》:著城门上盘诘火速,城外快张榜牍,分付乡村市镇著实挨捉,他道是漏网之鱼,我视他兀上之肉。亦比喻惊慌逃离危险的人。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他两个忙忙如一丧家之狗,急急似漏网之鱼。也作漏网游鱼、漏网鱼。
漏网之鱼的意思是 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漏网之鱼lòuwǎngzhīyú【解释】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结构】偏正式。【用法】多用于罪犯。一般作宾语。【正音】漏;不能读作“lù”。【辨形】漏;不能写作“露”。【近义词】丧家之犬、亡命之徒、漏网游鱼【反义词】网中之鱼【例句】在民兵地毯式的搜捕下;这条~终于被擒获。【英译】escape unpunished【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襄公打败秦国,俘虏秦将孟明视、白乙丙、西乞术。晋襄公听信母后冤仇宜解不宜结的教诲,放了三人。大将先轸及阳处父立刻带兵去追赶。孟明视三人早就跑到了黄河边,跳进打鱼的小船逃走,成为晋国的漏网之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740的中文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740的中文翻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