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中文翻译 >详情

阿毗达磨佛教(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发布时间:2024-01-11 23:21:35 中文翻译 867次 作者:翻译网

《识身足阿毗达摩论》书籍及照片(图片来源:资料图)

2016年2月22日,正月十五,玄奘法师开始翻译《阿毗达磨经》。

阿毗达磨佛教(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识身足阿毗达磨论》共十六卷。是古印度天机尊者所著。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又被说有部着作《身足识论》,简称《身足知论》。 》。 《识身经》是阿毗达磨六经之一,阐述了识心与色身相应圆满,应依法修行。全书共七千偈,分为六类,即:眼干蕴、普陀蕴、因缘蕴、缘蕴、杂蕴、果蕴。第一篇讲菩萨过去无色、现在有的理论,确立说一切有部的教义;第二篇文章讨论《波塔卡路特拉》的自我理论;第三篇文章描述了以下揭示自我的教诲。有句话叫空性。唐太宗二十三年正月十五日,玄奘法师在北雀洪院开始翻译这部论着。 8月8日在慈恩寺竣工,并得到沙门大乘光等人的验收。

玄奘(600—664),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他的俗姓是陈,他的名字是勇。他是河南偃师人。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大师西行,行万里。贞观七年,到达印度。他在印度留学多年,深受哈什国王的尊重。严王曾为玄奘法师召开会议,颁布谕旨,向各国伸张正义。弟子们齐聚曲奴城,请玄奘大师上床。他致力于弘扬大乘义义,被尊为大乘神。贞观十九年,他回到长安,将所得的六百五十七卷梵文呈献给朝廷。太宗命翻译在弘福寺进行。高宗永徽三年,仿西域之法,在慈恩寺修建了一座大塔。显庆四年,高宗以玉华宫为寺,次年大师在寺翻译《大般若经》。林德元年二月,命弟子普光抄写先前所译的经论,共七十五卷,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同月初五卒,寿六十五岁。玄奘法师的生平事迹详细见于《大唐西域记》、《广弘明集》、《高僧续传》、《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书及《佛通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