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叶天叶和软中华哪个好抽(难过的时候想死为什么啊)
个人爱好:文学与摄影齐飞
[中国网]:
最后我们想问一个关于郭主任本人的问题。我们知道您工作很忙,但兴趣爱好广泛,比如在散文、诗歌、摄影等方面颇有造诣,我想知道这是否是您的兴趣所致,还是本身的原因?这是为了工作而进行的刻意训练吗?最后,您想对我们年轻的翻译从业者或者媒体从业者说什么?
[郭晓勇]:
你确实做了一些功课。至于散文、诗歌和摄影,我都是业余的。我一点造诣都没有。他们只是爱好。也许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一些东西,读一些文学作品和诗歌。读多了,我就会模仿,背一些,然后自己练习。你看到和记住的越多,你就越开始模仿它。应该说,这是非常初级的水平。
最近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我写了《心碎的三分钟》、《难忘的三天》和《不平凡的一个月》。发表后,有朋友表示:我觉得……有点味道,表达了真情实感。他们说:你能继续写三个月或者三年吗?我说,要看当时的一些感受。
[郭晓勇]:
至于摄影,我觉得和我原来的职业有关系。我以前是一名记者,职业要求要求我具备这一技能。穆青同志,我国新闻界领军人物、新华社老社长、时事通讯《县委书记模范焦裕禄》作者,在担任社长时,有一个要求供记者和新华社记者使用。他提出,两只翅膀可以一起飞翔,即可以写作,也可以摄影。他亲自实践,他的散文和诗歌都很优美,他的摄影也很好。
我和他交流,他说:摄影师应该是诗人。如果用诗人的眼光去捕捉同一个事物,它的形象和表现力就会有所不同。他还要求新闻写作要用散文体,这样报道的文章更幽默,人们更愿意阅读。我的理解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们出国担任常驻记者之前,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其中包括两周专门学习摄影。一些老摄影记者说,1984年、1985年,彩色摄影很少,都是黑白的。我们从冲洗、相纸、放大、传真开始,然后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技术。所以我在国外工作的时候,除了写作,我还要做摄影。就这样,习惯就养成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出差,闲暇时我总会早起晚干拍照。即使在周末,我也想带着相机。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有时去一个地方走马观花,忙得没有时间细细品味、欣赏。这样你就可以把它拍下来,现在你可以把它放在电脑上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包括看照片、回忆它,这对于写一些东西、写一些游记都有好处。
我认为写作和摄影对翻译工作都有好处。有同事说过,你的外语水平一般不会超过你的母语水平。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你不可能把中文写得不好而翻译成外文。这是不可能的。因此,翻译需要综合素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汉语基础。也希望青年记者、青年翻译工作者多学习、多实践,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也祝愿年轻一代尽快成长起来。
[中国网]:
今天非常感谢郭主任给我们介绍了世界翻译大会以及我国翻译队伍的发展现状。在国际语言年举办这样的世界翻译大会非常令人兴奋。预祝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次再见!谢谢。
[郭晓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