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 翻译(融合教育翻译)
一、简介
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对外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外语交际应用能力。翻译能力的大幅提升无疑是交际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然而长期以来,翻译在英语教学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现有成套高职英语教材没有系统介绍翻译的基础知识,且教师缺乏系统的翻译培训,课堂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翻译技能,导致学生翻译能力较差。在我们还不具备开设专门翻译课程的情况下,将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无疑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二、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的作用
由于翻译教学长期被忽视,翻译一直未能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中占据一席之地。另外,英语课时间有限,无法单独开设翻译班。很多老师只注重听、说、读、写,无暇顾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即使有的老师考虑到翻译,也只是英文和中文之间的转换,导致学生在英译汉时中文西化,甚至积累不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汉字,让人摸不着头脑。汉化造就了中国式的英语。导致很多学生上班后能力不行,连简单的商务信函都翻译不了。另外,在英语教学中,由于有些人对母语的排斥,所以强调采用全英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语言环境,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然而,对母语的近乎抛弃和对翻译教学的不重视,不仅阻碍了学生学好英语,也影响了他们的母语。导致学生在翻译时常常出现理解不合逻辑、思维混乱的情况。
狭义上,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语言活动。翻译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理解和表达。准确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前提。只有正确理解原文,才能准确表达。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英语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可谓一石二鸟,英语和母语都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翻译教学的策略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翻译的实用性很强。要注重强化教学和实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翻译效率。在英语教学中,适当使用母语翻译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教学实践证明,通过翻译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写作能力和中英文的运用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完全摆脱母语的影响,用英语思考是不现实的。他们在写英文作文时,往往先用中文构思,然后翻译成英文,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翻译和翻译能力。
(二)翻译训练与阅读理解相结合
由于英语课时间有限,无法系统地介绍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我们只能把翻译练习和阅读理解结合起来。英语课文教学时,选择课文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让学生练习翻译,然后教学生对译文进行修改和评论,介绍翻译的标准、严复的信、达、雅以及现代所推崇的保真、流畅。翻译人员。他还简要介绍了相应的翻译知识和技巧,包括直译、意译、词义选择、引申与褒贬、词性翻译、加词、重复、省略等。例如:She did'我不记得他的母亲五岁时就去世了。首先让学生翻译这句话。由于句子中的“who”和“when”,许多学生对每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顺序感到困惑。结果翻译成:她不记得她五岁时母亲的去世。该译文层次不清,时间顺序混乱。如果这句话翻译成:她的母亲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她不记得她了。这样一目了然,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因此,适当地结合翻译教学,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翻译训练,必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加强学习指导,加大课后练习力度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开展素质教育、学会学习已成为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速,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我们要充分重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授人以渔,终生受益。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向学习者传授所有人类知识。教育的任务必须从让学生学习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教师,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然而,学生不可能理解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所有知识。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有一个独立的学习过程,去理解、消化、吸收、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教师应在课后布置翻译作业,将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翻译,通过翻译对比和评论了解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欣赏能力。并辨别。
(四)注重文化差异
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的过程。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只有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然而,有些人把翻译理解为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过程,即母语和英语的相互翻译,忽视了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差异、语境等问题。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皮尔所说: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继承的各种实践和信仰而存在,它们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本质。由于各个国家、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社会制度、历史背景、语言习惯、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即不同的社会中使用。在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白象”牌电池在英国就受到冷遇,因为在英语中“白象”意味着买不起、没用,而且常常指需要保留的昂贵物品。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又如:他是家里的害群之马。有的同学不假思索地翻译过来:他是家里的害群之马。在英语中,blacksheep指的是害群之马和浪子。这句话应该翻译为:他是家里的浪子。另一个例子:英语你是一只幸运的狗。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幸运的人。中文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多带有贬义:狗有心肺、狗勇敢、狗靠人力、狗吐不出象牙等。中国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女儿出头。如果他们的孩子考试不及格,他们会说:如果你再考试不及格,我就打断你的腿。如果翻译成:如果你再失败,我就打断你的腿。在西方人看来,这太暴力了。不妨翻译为:如果你再失败,我就教训你。比较合适、合适,更不容易引起误解。
可见,只有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经过广泛的实践,才能获得较强的翻译能力。要把翻译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需求,培养更多跨世纪实用英语人才,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语言运用和驾驭能力。
参考
[1] 辛宪云.比较翻译教学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翻译。 2001(2)
[2]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国际翻译出版公司。 1998年
[3]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4] 韦令察.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 2001(3)
[5]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国际翻译出版公司。 1998年
[6]连书能.英汉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7]谭在熙.新编奈达论翻译[Z].北京:中国国际翻译出版公司。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