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读者什么意思(译者和读者的关系)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的人名、地名、组织名称、产品名称、术语名称等专有名称的不规范、不准确、不一致的翻译。这不仅给读者带来极大不便,也对国家形象造成一定损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译名混乱,特别是译名不一致的问题,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遵守翻译制度的规范,强化标准化意识。
中外都有一些优秀的名称翻译,如将英文产品名称Coca-Cola翻译成中文名称Coca-Cola;它保持了英文音译,比英文更有意义,而且易于传播。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业内最好的翻译产品名称。又如,将中文片名《The Garlic Ballads of Paradise》翻译成英文片名《The Garlic Ballads》;展现了译者非凡的翻译能力,促进了中国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 《蒜歌谣》后来成为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媒人之一。又如,将英文术语TOEFL翻译成中文名称TOEFL;这部翻译杰作是针对非英语国家国际学生的英语作为外语考试(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缩写的音译。术语翻译的基本方法有音译、意译和形式翻译三种;翻译时应考虑母语的语言特点和已形成的术语体系。但有些翻译不够规范、不够准确,有的甚至会闹笑话。比如,有人居然把Chiang Kai-shek(蒋介石)这个名字误译成了Chang Kaishen;将地名Texas(德克萨斯州)误译为Texas;巴西亚马逊(Amazon)是热带雨林地区,曾被误译为亚马逊。而亚马逊是一家美国电子商务公司。还有翻译不一致的问题。例如,现代计算机之父C. Babbage的中文译本就有Bebechi Babaji Babbage Babbage Babbage Babbage等20多个中文译本;同一本书(《科学技术史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也会有巴贝奇(第183页)和巴贝奇(第484页)的不同译本。可见翻译相当混乱。众所周知,人名的翻译有两大原则:一是约定俗成,二是名随主人。约定俗成是指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确定或形成的人名的翻译,如历史上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主人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字的翻译,应该根据他/她的出生地和母语来翻译。翻译如德国足球明星穆勒。著名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有句名言:“名立十月踌躇”。可以想象,他在翻译专名时,常常寝食难安,夜以继日地钻研,只求翻译准确、精彩。此外,严老师还把译名的确定视为翻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是一项学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准确、统一的翻译极其重要。正如著名学者周海中在《论巴贝奇的汉字翻译》一文中所说:翻译统一,读者有福;翻译统一,读者有福;翻译统一,读者有福。如果翻译令人困惑,读者将会受到影响。文/范磊(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