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真的会让翻译失业吗知乎(科技真的会让翻译失业吗)
为了最终消除语言障碍,翻译星人在翻译的道路上行走已久。
我们不禁要问,人类还要多久才能到达终点?
不久前,笔者读到一篇文章,普遍认为科技会让翻译人员失业,翻译人员可能很快就会被机器翻译取代,翻译很快就会成为免费服务。对此,笔者想说: 1、人工翻译永远不会被机器翻译取代; 2. 翻译服务永远不会成为完全免费的服务。
下面笔者将解释一下他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
翻译的产生及发展现状
当人类第一次遇到语言交流障碍时,他们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我们也许能够创造一种通用语言,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学习和使用它,这样语言障碍就可以消除差异化语言。方式被淘汰。但事实证明,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巨大,这条路行不通。
于是,翻译就出来了。翻译的诞生正是因为人类需要保护文化多样性,即需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不被外来文化侵蚀和同化,也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各种交流。
起初,翻译通过人为的手段在人类早期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发挥了作用。长期以来,国与国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都依赖人工翻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展开和加速,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因语言障碍而造成的沟通顺畅问题更加突出。 1946年,美国数学家、工程师沃伦韦弗和英国物理学家、工程师安德鲁布斯首先提出了机器翻译的想法。终于,翻译与技术相遇,机器翻译登上了历史舞台。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机器翻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和语音识别技术的疯狂发展,让机器翻译技术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各种翻译网站和APP也开始出现很多。
确实,技术使翻译的方式和可能性变得更加多样化。或许正是因为一些学者看到了技术的强大力量,才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机器翻译”的想法,并且大有以“人工翻译”取代之势。
然而,笔者认为,现实并不像这些学者想象的那么乐观。
尽管机器翻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份额不断增加,但迄今为止在翻译质量方面未能实现质的突破。如果自身质量都无法保证,又如何取代人工翻译呢?
机器翻译的瓶颈和挑战
要思考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机器翻译。根据目前翻译需求的提交和反馈方式,机器翻译主要可以分为文本机器翻译、语音机器翻译和图片机器翻译三种方式。
谷歌、微软、百度、Facebook等各大科技公司积极开发的机器翻译技术中,大部分都是基于文本机器翻译和语音机器翻译,谷歌在这两方面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图像机器翻译是近年来才受到关注的。谷歌和百度在图像机器翻译领域已经尽力了。虽然识别结果和翻译质量都不尽如人意,但这仍然是一种尝试。
事实上,机器翻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料库的丰富。语料库包含的语言类型和表达方式越多,机器翻译就越能发挥优势;反之,机器翻译的劣势就会更加明显。一旦需求者向机器提出新的需求,机器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技术自动检测,并根据语料储备做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机器翻译确实可以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不断改进和优化。
问题在于,人类语言的种类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是有限的,但人类语言的表达方式却是千变万化、种类无穷、无法量化的。使用量多少才算大?语料库的实质性程度如何才被认为是实质性的?
另外,目前的图像机器翻译大多依赖于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即当用户提交图像翻译请求时,机器利用光学识别技术识别图像格式的字符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格式的字符,然后使用与文本机器翻译相同的过程。前往语料库进行匹配和答案检索的方式。技术转换有两个层次。然而,每一个技术水平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这使得图像机器翻译的翻译准确性甚至比其他两种机器翻译方法还要差。
如果语料资源储备不能完整,图译文字识别也不能完全准确,机器翻译如何实现质的飞跃,将人类翻译踢出历史舞台?
这样一来,机器真的能取代人工翻译吗?技术真的会让翻译人员失业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应紧密结合
既然机器翻译无法取代人工翻译,而人工翻译也确实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性,为什么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优化效果呢?
事实上,对于这个想法,翻译界已经有一个成熟的尝试案例——计算机辅助翻译,就是源于这个想法。既然机器无法取代人类,那就让机器帮助人类吧。与机器翻译不同,计算机辅助翻译以人为本。不幸的是,这个人指的是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而不是发出翻译请求的请求者。因此,无论是以机器翻译为核心的机器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翻译,都不是有需要的人的最优翻译解决方案。
需求者真正想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准确地轻松、简单地获得语言服务帮助。仅从翻译用户的角度来看,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根据时间和地点巧妙地结合机器和人工翻译方法。川神语网络的愿景是让人类像水和电一样方便地使用语言服务,秉承这一研发理念。在机器翻译研发领域,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术语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线上线下、PC端和移动端的专业翻译从业者。
其研发成果之一的小微翻译神器就是在这种研发理念下诞生的优秀移动产品(小微翻译荣获2015年度优秀App)。当用户只需要简单的文字或语音翻译时,可以使用小尾翻译的会话翻译功能,一秒得到答案;当用户对翻译反馈质量有近乎完美的要求时,可以利用其专用翻译功能,快速将有需要的人与专用翻译人员连接起来,在线提供即时翻译服务,使用户得到速度和质量的双重保证。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数学家周海中教授曾说过:在人类尚未了解大脑如何对语言进行模糊识别和逻辑判断之前,机器翻译不可能达到“信达雅”的水平。可能的。
我们不妨反过来解释一下。除非有一天机器能够像人脑一样思考,否则就有可能取代人类翻译;否则,这是不可能的。无意间又回到了机器能否代替人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生物学问题,也是一个伦理学和哲学问题。它是如此复杂,以至于人类尚未能拿出一致的答案。
因此,笔者只想回到翻译的专业角度,小事一桩:人工翻译具有灵活性、准确性高等先天优势,是机器翻译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机器翻译想要取代人工翻译。但其独特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而且,有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是真正免费的。即使它看起来免费,但实际上并不免费。我想大多数读者都明白羊毛来自羊的原理。这不,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
拥抱科技,相信人力。你看,终点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