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4-01-03 16:05:29 英文翻译 149次 作者:翻译网

摘要: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正确讲授翻译理论,改进翻译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能力;语言能力;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分析,对翻译理论的选择、翻译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语言能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语言和翻译能力。

关键词:翻译教学;翻译能力;语言能力;大学英语

一、简介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翻译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翻译教学,并指出:翻译是一门独立学科。翻译教学不同于纯粹的语言教学,翻译教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培训。 (Jean Delisle,1988)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翻译教学已经独立于与语言教学相关的翻译行为。目前已开展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多维度研究。因此,将翻译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由于教师和学生具有相同的语言背景,课堂上适当的母语解释,特别是在解释母语中没有的抽象含义和语法现象的词汇时,使翻译教学既省时又省力。节省,并且简洁易懂。

2.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现状

现代外语界广泛接受的交际教学法,导致了外语教学过程中盲目单语化、甚至完全排斥母语或译者的误区: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英语教学和英语演练的方式,目的是提供英语交流情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用英语思考的习惯。但这种做法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教师受教材内容的限制,未能营造真实的交际环境。有的老师甚至说着不规范的英语,让学生的理解更加不清楚。另一方面,当前教师和学生对翻译的重视还不够。教师没有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翻译知识和技能。学生翻译练习不够,英语考试中与翻译相关的题目也很少。考试中,各种原因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始终处于劣势。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翻译教学的对策

(一)翻译理论的恰当教学

翻译教学中应正确教授翻译理论,这一点已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现在大多数翻译教程都注重介绍翻译技巧和方法,而回避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翻译理论的指导意义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和从众性,提高翻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刘宓庆,1987)。在教授翻译理论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的,还要照顾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义只能涵盖一些基本原则。从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来看,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薄弱。其翻译中常见问题包括:

(1) 不知道忠实度和可接受程度,经常出现翻译病;

(2)在宏观语言结构转换方面不知道正确的思维方向,常常采用语法+词典的方法,拘泥于原文的词性、词序和结构;

(3)忽略句子的上下文,从字典中复制,并在字典中找到一个生词来填充;

(4)在微观语义定位(如代词、多义词、粗词、比喻等)方面,不知道如何根据逻辑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

(5)译文不够简洁,对英汉语言的审美功能理解不够。

因此,翻译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关注语言的宏观对比,同时与一些基础理论相结合,形成正确的翻译意识,并教授语义分析方法,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1.讲授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包括翻译标准、常用方法等。

这部分通过例子让学生知道如何忠实原文以及什么是可以接受的翻译。对于翻译、直译和意译等常见方法,如果译者关心的是语言层面的技术处理问题,即如何保持原文的形式而不歪曲其含义,那么就需要直译;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是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必须采用意译。要防止以下两个误区:不知道直译应如何忠实,过于依赖原文,造成死译;不知道意译应该有多大的创意,就放任不管,导致无意义的翻译,所以要注意死译和直译。意译和胡译的区别。同时,在使用直译和意译时,能直译就遵循直译,不能直译就遵循意译的总原则。

2.文化比较。

文化冲突是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之一。一般来说,处理文化因素有两种策略:归化和异化。异化和归化翻译表现为文化思维。从翻译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它对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属于文学批评和哲学的范畴。要实现两者更加合理的平衡,必须遵循两大原则:

一是文化真实性(孙志立,2000),即向读者传达真实、完整的源语文化;二是适度归化,以免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影响阅读的流畅性和整体感。从具体的翻译技巧来看,有直译、修饰翻译、增译等。与直译和意译相比,异化和归化是策略,直译和意译是方法。

3.语义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语义类型的划分有很多,但与翻译关系最密切的是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和文体意义。通过概念意义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词典,养成经常查词典的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常识判断词义的正确性,避免曲解词义。字。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之上的。当作者使用一个词的内涵意义时,它不能被翻译成它的概念意义。在选择概念意义时,必须考虑它是否具有与原词不一致的内涵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风格标记来分析风格的含义。不仅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风格,而且相同含义的内容在不同的语域中也有不同的形式层次,因此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

(二)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实践机会过少。就连听课和评价课也基本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很少。虽然老师的动机是好的,也极力讲清道理,但客观上却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实践性很强。因此,翻译教学必须从全程讲授转向精讲、频繁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此,批评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让学生完成翻译练习,然后对译文进行自我或互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创造力和翻译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水平。

比如徐志摩翻译的《告别剑桥》。教师应首先描述相关的社会和创作背景,并提醒学生除了词句的翻译外,还应注意文学翻译的独特性。有的同学说“我悄悄地走了,就像我悄悄地来了一样,我悄悄地挥手,告别了西天的云彩”,我悄悄地走了,这和我来的时候很相似。我轻轻挥手告别云彩。可见,该学生虽然理解了句意,但过分强调了对原作的忠实,照搬了原文的语法结构,而没有注重译文的流畅和流畅以及不同译文的翻译个性。风格。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将翻译修改为:静静地,我悄悄地离开,就像我悄悄地来一样。静静地,我向西天的彩霞挥手告别。这样,原文的流动韵律和美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翻译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不同的要求。非文学文体主要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要求译文语言准确、平实、逻辑性强。文学风格除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外,还具有情感和审美功能。因此,对翻译语言的要求是多样的,或者是平实、自然的。或者简洁、洒脱。对于文学翻译来说,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纯粹的文学翻译家,因为文学翻译有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 (王佐良,1984)对于非文学翻译教学,不能过分追求翻译方法和技巧,而忽视翻译技巧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通过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具体方法有:条。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例如,在教授某一体裁的翻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目标语中相同风格的样文,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建立自己的语料库,让学生体验该语体的措辞和句子。名著、范文。策划文章,定期和不定期与学生交流,检查学生读后的感受和收获;

(2)开展适当的翻译欣赏课,或者让学生翻译一些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然后将自己的翻译与著名作家的翻译进行比较,总结经验;

(3)让学生分组翻译,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互相批改练习,向同伴学习语言素养;

(4)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典的能力。词典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忠实原文或适当创作的基本要点和标准,避免译文过于死板或过于发达。但词典只是翻译的辅助工具。你不能忽略句子的上下文并复制单词。

4。结论

翻译技能是语言基本技能之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翻译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第:章

1.让德莱尔。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方法[M]孙慧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

2.刘宓庆。论译者的技巧意识[J].汉译,2003(5)。

3.孙志立。译者的克己意识与创造性[J].上海科技翻译,2000(1)。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