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翻译理论(翻译多元论)
当目标语言读者需要理解晦涩的语言并克服文化障碍时,语境化或/和再语境化是必要的。由于语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本线索,因此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政治和整体等方面考虑语境因素。通过(重新)构建语境获得文化和政治意义,为(重新)翻译翻译创造了条件。关键问题是变化的文化政治语境如何塑造和改变译作的意义和文化政治内涵。语境的变化削弱了潜在的阻力,同时也使翻译中的文化复杂性永久化。对文化语境的思考不能脱离全球化的大背景,也不能忽视长期文化霸权造成的严重后果,即文化全球化趋于单一性。我们的文化意识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有足够清晰的认识。只有把握文化语境,翻译才能帮助译语读者捕捉和体验文化变迁的多重而丰富的意义。
4. 文化转型
不可否认,某种文化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外来影响而不被淹没的程度是有限度的。一些外部影响,即使最初被视为有益且受欢迎,后来也可能变得无法容忍。对外国文本的文化开放程度取决于意识形态或政治因素。同样,尽管文化和政治的挪用和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并且似乎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但这种挪用和同化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有鉴于此,为了提高译文的文化接受度,译者需要发挥文化主体性,协商跨文化交际调整。理解多重主观性塑造个人理解有助于阐明文化和政治意义的不确定性。简而言之,翻译的对象不是信息,而是解码的信息,以便目的语读者能够发现他们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翻译所面临的文化心态是充满矛盾的。有被动、顺从的一面,也有求新求变的一面。
作为一种文化的局外人,目标语言读者可能很难理解翻译文本中反映的一些令人困惑的历史和文化参考以及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重新语境化,在某种程度上,目标语言读者可以保留他或她的局外人身份,使翻译的含义变得不那么明显,或者呈现出不同的(也许令人耳目一新的)含义。文化疏离感表明目的语读者普遍缺乏体会源文化特征的同理心和共鸣。即使在政治禁忌和文化保守主义的敌对环境中,译者也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转型,以帮助译文读者理解最初看似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获得译文的接受。这是一种陌生化的逐渐演变,也是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必要的文化联系的过程。翻译是对文本的重读,目的是将其转移到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文化意义是在特定的思想文化语境中产生的,因此阅读翻译作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一旦目标语言读者在阅读翻译作品的过程中遇到文化或意识形态上的不良内容,他们就会立即面临挑战。有人说,人类的文化观念严格意义上是相对的。虽然我们知道这种观点要么明显不真实,要么被不恰当地夸大,但由于文化历史的不同,一些特定的文化确实不具有普遍性,而在目的语读者眼中,它们是植根于译文中的这些内容的。不恰当,这反过来又鼓励人们走向文化相对主义。
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可以比作一种破坏和改造的活动。需要破坏的是不可译性,以便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当然,有时译者必须承担起教育目标语言读者的责任。然而,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可接受性以及翻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的文化和政治条件。因此,译者忽视翻译的使命,在必要时以文化和政治因素为借口,是完全正常的。巴斯内特指出,来源已经经过仔细调查。德里达和德坎波斯重读本雅明的文章后,形成了翻译的概念。翻译归于翻译。脱胎于原作,它成为原作(1996:22)。本雅明在他的著名论文《译者的任务》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文本生命的延续取决于翻译。他认为,如果没有转化(转变),即原物发生变化,就没有原物的来世(1968:73)。这里的改变可能包括自然的改变,但更多的是主动的改变,因为本雅明在相同的上下文中也使用了“更新”这个词。推而广之,这里的变化也可能意味着转变。但这种生命是否可能、它的生命力如何,必然与译者的主体性直接相关。译者的能力如何,是否愿意做这份工作等等都是相关的问题。转变可以是形式上的改变,也可以是本质上的改变。但就文化翻译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形式的变化。通过将文本从一种能指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能指形式,并将其从一种文化语境转移到另一种文化语境,同一能指形式可以承载不同的所指含义。在翻译中默默运作的迁徙机制有时不可避免地与源地文化的基本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发生冲突。文化和政治态度和关系清晰可见,不同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决定了翻译策略的形成。凯瑟琳海勒斯坦(Kathryn Hellerstein)主张,翻译行为是选择的最高艺术形式,译者必须不断在冒险与妥协、原创与协作、个性与群体之间游走。她进一步指出:译者不能选择直译或意译,成为爱国者或叛徒,而是必须创造更多的词语……(海勒斯坦,2000:192)这些新词语为译者创造了更广阔的文化和政治空间。表达自己群体的文化和政治关切,并从不同的政治角度审视跨文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