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翻译文摘-论翻译原作的隐形之一是什么(浅析 翻译)

发布时间:2024-01-20 14:58:58 英文翻译 50次 作者:翻译网

在翻译文学的创作过程中,译者在处理原作时,由于策略取向的不同,会使原作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译文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作者将翻译文学中的这种变形现象称为原作的隐形。

原著的不可见性,或者说译文的不忠实性,一直困扰着翻译界。为什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遵循相同的模式?什么情况下原作会在翻译后消失?原作的隐形与译者地位、翻译学科建设、翻译批评之间有何关系?这是一个值得翻译界深入讨论的话题。在本文中,作者试图从勒菲弗尔的三元素理论出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翻译文摘-论翻译原作的隐形之一是什么(浅析 翻译)

理论基础

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 Lefevere)是文化流派的典型代表。他在《翻译、重写与文学声誉的操纵》一书中阐述了翻译三要素理论。勒菲弗尔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翻译不能真实地反映原著,主要是因为它总是受到三个因素的控制:诗学、译者或当代政治意识形态、赞助。翻译文学作品应树立什么样的形象,译者的视角取向和翻译策略与当时译入语环境中的意识形态和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观密切相关。赞助人,包括政党、阶级、法院、宗教组织、出版社、大众传播机构等,始终控制着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Lefevere,1992a)。

勒菲弗尔的三要素理论无疑给长期受翻译对等壁垒束缚的翻译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它为研究各种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框架。那么,它对于原著的隐形现象有什么样的解释呢?让我们看看隐藏在各种看不见的情绪背后的禅宗,也许能找到奇怪的答案。

看不见的情结和业力

1. 隐形与诗学

按照勒菲维尔的定义,诗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文学技巧、体裁、主题、人物、背景和符号;二是指文学的社会作用。前者构成了文学的功能,后者则主导了文学作品的影响程度(Lefevere,1992a:26)。

在翻译中,由于译者心目中的目标读者和服务对象来自目的语系统,而译者本人又沉浸在目的语系统的文化、目的语系统的主流文学形式和流行的文学观点中。当时社会的影响在下面发生了这种变形。这种转变首先是原作语言的变化,特别是译文的语法结构、逻辑形式、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变化。

语言隐形可能出现在各种文本中。甚至连《圣经》、赫胥黎的《天的演化论》等权威经典也会因诗意观念的影响而被翻译。作者解释和解构的变化。例如,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时,经常添加一些表示过渡的连词,如Allien(但是)。这是因为,虽然拉丁希腊语没有这样的原文,但德语的语法结构要求他做出这样的改变(蒋百里,1921)。至于严复如何合乎心意地郑重选择了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古桐城体,又如何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将《天演论》拆解成部分,已经成为翻译家的事情了。一个世纪的好故事。

语言的隐形性不仅受到社会主流文学观的影响,有时也受到译者自身文学观和审美意识的操纵。这种隐形性在诗歌和戏剧的翻译中尤为明显。例如:对于拜伦的《希腊群岛》,不同的译者采用了不同的风格。以第一句话为例:

希腊群岛,希腊群岛!

在那里,燃烧的萨福爱着、歌唱着……

梁启超译:(沉醉西风)咳!希腊!希腊!你原本是平时的甜心,战时的你是天才! ……

马君武译:希腊岛,希腊岛,诗人萨福在哪里?爱国诗歌最早出现。 ……

苏曼殊译:高耸的希腊首都是一个奢华而繁荣的地方。爱与书写可以生生不息,茶可以带来精神上的保护。 ……

胡适译:我对不起你,希腊群岛,世文在那里教武术。

石园在这里的沙上游泳、唱歌,这里也是羲和、苏娥的故乡。 ……

(谢天真,2000:146-147)

为什么同一个国家的译者对拜伦的这首名诗有如此不同的看法?一方面,译者需要用诗歌来阐明自己的愿望;另一方面是因为各自的文学观点和审美意识不同。梁启超想用元曲宣扬政见,马君武想用七言古诗感叹民族命运,苏曼殊用五言诗抒发个人感情,胡适想用离骚风格比较语言和文化(杜正明,2000:48)。他们都用自己的文学观点,从不同的欣赏角度为译文增添了浓郁的个人色彩,重塑了拜伦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和拜伦不同的形象。

文体变形不仅将原文的结构或风格隐藏在译文背后,而且还会导致风格变形。文体隐形可能发生在所有级别的语言中,有时甚至添加或删除一个单词也会改变整个外观。喜欢:

当他进入安提乌姆城时,天已经亮了,街上有很多人遇见他,但没有人认识他。于是他直接去了图勒斯奥菲迪乌斯的家,到了那里,他直接把他扶到烟囱边,让他坐下,没有对任何人说一句话,他的脸都闷闷不乐。家里的人监视着他,想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又不敢让他站起来。因为,尽管他的样子被蒙蔽和伪装,但他的脸上却显得有一种威严,在他的沉默中:于是他们去找正在吃晚饭的图勒斯,告诉他这个人的奇怪伪装。 (十六世纪英语)(王克非,2000:292)

这是英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翻译家托马斯诺斯(Thomas North)所著的《科利奥兰纳斯》一书的开场白,他从阿米奥的法文译本翻译了普鲁塔克的《希腊和罗马贵族传》。风格不像Ameo那样古典,也不像原作者普鲁塔克那样,而是充满北美风味的活泼戏剧性的新篇章。其中“These of the housepyping he”中的spying是诺斯为原作增添的颇具戏剧性的一笔,而文中新增的副词“ill-favoredly”也让整个译文变得更加神秘。

如果语言结构和文体风格的变形只是不同程度地打破了原作的形态和外壳,那么译入语文化与源语文化的错位就会更大程度地触动原作的灵魂和肉体。程度较轻。

2. 隐形性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指社会和政治思想或世界观。它可以是社会的、上层阶级的或个人的(Lefevere,1992b)。

当翻译过程中使用意识形态时,原作的文化在译作中就变得不可见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是译者本人认可的,也可以是由他的赞助人强加给他的(Lefevere,1992a:41;陈和张,2000:177)。因此,在不同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原著中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东西可能会褪色、变形甚至消失。

例如,傅东华在翻译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时,为了使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意识,特意将男女主角红执事和斯凯莱特翻译成汉字“红执事”和“赫斯”。好的。傅东华是不必精确翻译每个词的支持者(谢天真,2000:148)。他从译语文化出发,让原语的姓氏文化隐形,从而将读者带入他所营造的文学氛围中。

又如,苏曼殊在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时,为了呼应当时崇尚西方科学、民主、推翻儒家、推翻封建主义的思潮,苏曼殊故意编造了一个故事,加上了南这个人物。原著中并没有出现“德”,同时他又借南德之口说出了一句批评孔子的话(王鸿专,1999:40)。

文化隐形现象在伦理道德小说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0世纪初潘西子翻译的《嘉音传》中,关于嘉音未婚怀孕的部分被译者删除了(陈和夏,1997),因为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当时不允许妇女过境。步。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译本中,许多与性描写相关的场景被删除(Cheng and Zhou,1998),因为尽管当代社会更加开放,但其主流意识形态仍然不鼓励性开放。对于古希腊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名剧《吕西斯忒拉忒》中的台词,不同译者的不同处理足以让我们对异国情调刮目相看。

在剧作《吕西斯忒拉忒》的最后,女主角请求裸体美女饰演的和平带上斯巴达和平使者时说了句台词:En me dido ten chEira, tes sathes Age。直译:如果他不把手伸过来,就抓住他的阴茎。对于这一行,不同的译者是这样处理的:

如果有人不伸出手,就牵着他的鼻子(William J. Hickie 1902)。

不伸手,就伸腿。 (作者:A.S. Way 1934)

如果拒绝用手操作,请握住手柄进行操作。 (道格拉斯帕克1964 年)

但如果他们不把手伸给你,请礼貌地拉着他们的……救生索拖走他们。 (帕特里克狄金森,1970 年)

如果他们不愿意,就牵着他们的手、女人/或其他任何东西。 (达德利菲茨,1954 年)(勒菲弗尔,1992a: 41-42)

显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译者对penis一词给予了不同的解释和形象转移。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意识形态的影响。译者如果要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他就会树立某种与这种意识形态相匹配的形象。当原作的文化形象与译者的社会文化意识不相容或不相容时,译者就会根据其所要服务的目标社会意识形态所接受的形象进行隐形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