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从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发布时间:2024-01-07 04:38:53 英文翻译 36次 作者:翻译网

委婉语是一种以曲折、委婉的方式表达说话者思想的特殊方式。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它使用了更加抽象、模糊的概念或者隐喻、赞美的技巧,使谈话双方可以用更加间接的方式谈论不适合直接说的事情,而不必谈论这些事情感到内疚。

一、委婉语的民族文化性质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从委婉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英汉委婉语自然会反映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英汉中最常见的委婉语总是与人的生、老、病、死等有关。下面将对此类委婉语的文化本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人会变老是自然规律,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老二字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在中国,老年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如识路的老人、识路的老马等。我们在称呼老人时常用“老”字,如:老这类称谓中“老”字的语用功能主要是体现对长辈的尊重,淡化了年老的意思。然而,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看来,老意味着你不能再为社会做出贡献,不再有用,所以old是一个禁忌词,应该用old或senior来代替。

“死亡”这个词几乎在所有语言中都是禁忌词。英语和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各有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例如,汉传佛教委婉地将死亡称为入涅槃、灭亡;道教称之为仙逝、仙死等。年轻人的死亡称为过早死亡;中年人的死亡称为过早死亡等。由此可见,从死者的社会地位到年龄、性别,生者与死者的关系,生者的态度等等。对死者的感情都体现在委婉的言语中。

英语中的“向西走”、“被带到天堂”、“睡在上帝的怀抱里”等习语都来自《圣经》。基督教认为,在最后的审判日,每个人都必须将记录自己在世间行为的账本交给上帝接受审判。上述有关死亡的英语习语充分反映了西方人的信仰和观念。

2.委婉语的翻译策略

由于中英文委婉语同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语言,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文化差异就成为摆在译者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笔者认为,译者应在和谐而不千篇一律的原则下灵活变通。常用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译文中保持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原文的隐喻、图像、民族地方色彩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但它们仍然具有一定的共同属性。在进行中英委婉语翻译时,只要能准确表达原意且不违反翻译标准,直译应该是我们首选的翻译方法。请看下面的例句:

1. 这位老人在经历了艰苦的生活后正在休息。翻译: 这位老人在经历了艰苦的一生后,正在休息。在英语中,take one'srest是die的委婉说法,翻译用“rest”来表达死亡。

2. 瘦骆驼比马大。翻译: 因为饥饿的骆驼比马还大。委婉语翻译与直译相结合,既能较完整地保持原文的隐喻和语言特征,又能保持形式的统一。

(2) 意译法

对于目标语言读者来说,如果直译模糊或难以理解,我们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意译是指当译者受到目标语言文化差异的限制时,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内容一致并具有相似的主要语言,不得不放弃原文的字面意义。功能。由于中英文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委婉语如果按字面翻译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困惑或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忽略委婉语的表面意义,直接翻译其隐含意义。例如, 一位名叫托尼罗兰(Tony Roland) 的白人老皮条客,以招揽纽约最漂亮的职业女孩而闻名。这句话中的working girls的本义是职业女性或者职业女性。后来,那些卖烟花取乐的妇女们都把自己形容为劳动人民。言下之意,他们也是靠劳动谋生的。如果直译为职业女性或职业女性,会引起误解。鉴于此,这里采用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姚姐”,既忠实原文,又清晰明了。

(三)灵活性与超越性

以上三种翻译方法均采用委婉语来翻译委婉语,替代超越法是针对那些没有对应词的委婉语的替代方法。它不一定将委婉语翻译为委婉语。这种翻译方法往往抛弃了委婉语的文化特征,用普通的概念词来表达真实的意思。例如,这个男孩整个夏天的懒惰都归咎于他父亲的山羊。这个男孩整个夏天都很懒,这让他的父亲很生气。 (圣经?旧约里说,神命令撒但烧约伯的羊,是为了激怒约伯,考验他对神的忠心和忍耐。“拿到山羊”的意思是让某人生气。)

三、结论

由于中西方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等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有所不同。在英汉委婉语翻译中,译者应始终坚持从文化角度思考,准确把握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意义,根据语境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委婉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忠实、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读者,从而使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参考:

[1] 彭增安.语用学?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蒋丰华.从委婉语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3]胡文忠.文化与传播[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