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傅惟慈翻译过的作品(傅惟慈简介)

发布时间:2024-01-22 01:28:00 英文翻译 779次 作者:翻译网

傅惟慈,满族,北京人。 1923年出生,1942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西班牙语系,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贵州)。 1947年转入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 1950年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留学生汉语,并从事翻译工作。原北京语言大学外语系退休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翻译家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 2004年荣获高级翻译家称号。出版的主要翻译作品有德译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仆人》,戏剧《丹东之死》,英译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事情的核心》 》、《特使》、《长眠不醒》、《动物庄园》等。

我出生于1920年代初期,在国内大动乱、巨变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傅惟慈翻译过的作品(傅惟慈简介)

小学毕业,正值卢沟桥事变,八年抗战,半壁江山沦陷,社会动荡不安。胜利后,解放战争再次来临,国共两党互相厮杀,硝烟四起。由于我不是学者,而且在学习期间又过于热衷于政治活动,所以我的岁月就这样虚度了。虽然我勉强读完大学,但在学业上我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令人欣慰的是,通过阅读和老师的影响,我对中外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了离不开书本的习惯。另外,受环境影响,我从小就喜爱外语。长大后,我学习了两三种语言,包括英语和德语,并逐渐掌握了阅读原始文献的能力,这开阔了我的视野。这两个习惯可以说是我大半辈子勤奋文学翻译的基础。 1950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有幸考入一所高等学府,读书涉猎广泛。偶尔读到一本书或者一件作品,有触动、有共鸣,就想到介绍给别人分享。这或许就是促使我写这篇翻译的最初动机。另一个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运动频繁,对知识分子改造思想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每天的作息时间都充满了没有实际好处的活动:听报告、开会、政治学习、体力劳动……每个人都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转动,几乎没有私人活动的空间。对于我这样一个性格自由散漫,最讨厌浪费时间的人来说,这实在是难以忍受。我采取了一些逃生措施,并利用了白天所有的空闲时间。无论是下乡干活时坐在田边休息,还是上下班的公交车上,我的手始终不离书本。当我有空的时候,我会看几页闲书,或者背诵。一些外语单词。就连我在礼堂听报告的时候,我的笔记本下面也总夹着一件私人物品,一本外文书。晚上,当其他人都入睡时,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我会在一盏灯下与原文较量,绞尽脑汁地翻译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我喜欢这种两种语言之间的游戏。它锻炼了我的心智,发挥了我的主观能动性。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此时的我不再受别人的控制,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如果我正在翻译一部让我着迷的作品,作者生动诙谐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会让我感到更加轻松愉快。有时甚至让我感到震惊。令我惊讶的是,作者的智慧如此之高,言语如此丰富。如此魅力。翻译书籍不仅给了我一定的自由,而且给我带来了比单纯阅读更大的快乐,因为它是通过思索和对原文精髓的深刻领会而获得的。就这样,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文革之前,我每天都吃禁果。虽然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甚至危险,但我却找到了心灵的天堂。我翻译的两本德国小说,—— 托马斯曼的《布登布鲁克一家》和海因里希曼的《仆人》,是十几年风风雨雨、动荡岁月的结晶。

说起我的翻译生涯,大概应该从我最初作为一名士兵加入这支军队说起。 1954年,匈牙利话剧《战斗的洗礼》在上海出版。它可以算是我翻译的第一本文学书。这本书是从俄文版重新翻译的。我从德文翻译的第一本书是与一位年轻朋友合作的产物:《监狱书信》,作者是一位伟大的德国女性。作家罗莎卢森堡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她因反对德国军国主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反动政府监禁。1919年战争虽然结束,但她仍然被杀害。卢森堡在狱中写信给他的朋友卡尔。李卜克内西夫人的22封信表达了她高贵纯洁的心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她的这些信中的文字自然、纯洁、美丽,充满诗意。全书翻译完后,我对他们的译文进行了仔细的打磨,使之配得上优美的原文。

译文后来送给冯至老师,冯至老师推荐给作家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1955年也是德国伟大诗人席勒逝世15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世界名人,各国都出版了文集或选集。我得到了一本东德编的《席勒选集》。我把选集的长序言翻译成中文,交给作家出版社。经编辑部审稿,于同年出版。

翻译了两三本小书后,我逐渐与几家出版社取得了联系。特别是作家出版社的两三位资深编辑给了我很多指导,他们陆续给我布置了一些翻译任务。这些东欧国家翻译成德文的当代文学作品大多是宣传性的、特定场合的,文学价值不高。更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匈牙利轻歌剧《小花牛》,它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发起后,宣扬了匈牙利农村地区对小农思想的斗争。该剧由中央实验歌剧院排练,1956年春前后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为了增加效果,剧院决定在演出时在舞台上放一头真牛。后来找不到花牛,就用小牛代替,剧名也改成了《牛犊》。演员的演唱和乐队的效果都很好,深受好评。另一本书是我花了一年多时间翻译的一本波兰小说。它的原名是《赛璐珞工厂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