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规范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是什么(工程规范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有哪些)
工程规范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原则
杨超左连凯
中国水电咨询集团西北勘察设计院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国际合作涉及各个工程领域,我国在国际上的涉外项目也越来越多。中国工程规范英文版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本文从规范性、形式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总结了工程规范英语的语言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中国工程规范;语言特点;翻译原则
1 简介
我国工程规范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制定的行业标准。规范是工程建设的依据,是工程设计的指南或应遵循的准则。不同的国家、地区、行业、部门、不同类型的项目都有自己特定的规范。这些规格之中,性质也各有不同。我国将规范视为必须遵守、不得违反的设计规范和规则。工程标准英语作为专业英语的一种,不同于普通英语,具有工程专业的特点:文字严谨、庄重、逻辑严密。因此,在汉译英过程中,应熟悉工程规范的文体特点。其次,还应熟悉翻译规范的语言表达和专业词汇,遵循汉英翻译的基本原则,运用好翻译技巧。
2、工程规范的语言特点
工程规范语言作为一种规定的形式语言,主要传达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执行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工程规范术语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使用的一套标准化技术官方术语。
2.1 规范性
工程规范的基本体例由大纲、条款(正文)、附录和条款说明组成,要求十分明确。组织不仅指逻辑,还指语言风格。标准文体与论文完全不同,论文不求详尽,但求清晰;它也不同于描述性写作,描述性写作不寻求修饰,而是寻求表达思想。工程规范项目的句子结构往往相似,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写作的组织性。为了实现语言的组织,大纲和分句的结构始终保持一致。
形式
工程规范属于庄重风格,其措辞和表达自然不同于一般文件、报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由于它直接规定了相关工程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各种技术要求,因此其文字的使用体现了工程规范的严肃、冷酷、不带感情色彩的基调。工程规范的风格需要符合常规定义的标准化和正式的措辞。因此,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需要正式的语言或庄重的语言。
专业的
工程规范翻译专业性很强,往往涉及某一学科的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工程规范文本中的一些词语被定义为专业术语。有人称之为技术核心词。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繁,地位稳定。它们最具工程规范的语言特征,例如锚块(anchor block)。耗能器;水锤;支架或悬臂支架;它们只出现在工程规范体裁中,使得工程规范与其他体裁(如文学作品、科技作品、新闻报道等)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3 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3.1 准确度
准确性是工程规范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规范翻译的准确性是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全部设计工程和施工信息。译文所传达的信息不存在遗漏、补充或歧义,客观上不会给译文读者造成误解或混淆,保持了工程规范的完整性。语言特征。
例1水力计算包括流量、上下游流路连接、水头损失、水力过渡过程、压力斜率线、水面线、曝气、充水等。
原文翻译:水力计算的内容包括溢流能力、上下游联合水、水头损失、水力过渡过程、坡度线、水面线、曝气、充水等。
这句话很简单,理解起来没有问题。它具有主谓结构。关键是用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例如,下游水流连接的是一个名词短语,根据整个句子的结构,用关节(动词)作为谓语是不合适的。相反,将水改为流动的;溢流能力到流通能力;坡度线至水力坡度线;对于水流剖面,使短语准确、规范、与原文更相关。
改编翻译:水力计算的内容包括通流能力、上下游流互联、水头损失、水力过渡过程、水力坡度线、流量剖面、通气、充水等。
每一类规范涉及多种专业,自然有自己的专业术语,而每个专业术语都有自己严格的定义。因此,要正确理解上下文中原词的确切含义,不能逐字翻译或字面解释;尽量寻找与国外工程规范中原词等同或近似等同的专业术语,不要随意创造新词,以免误导读者,造成歧义或解释争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工程规范中暗语的使用。术语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被认为是一种专业语言。
例2 对于非承压圆形隧道和其他断面形式(承压或非承压)(如城门形、马蹄形等)隧道,采用边值数值法计算很容易。
这里,gate-typetunnel直译为门控型隧道,是典型的直译,犯了忘文误义的错误。
这是隧道工程的技术术语。其实就是说隧道的形状像城门洞,也就是形,马蹄形就是U形。
这句话应该翻译为:自由流动圆形隧道和(自由低压或压力)具有其他截面形状的隧道,例如
倒U形、马蹄形隧道等)按边界数值法计算。
马蹄形隧道也可译为U形隧道。
例3:导流洞改造为龙头头泄洪洞主洞封堵体。止水体可结合溢洪道反弧段回填混凝土进行计算。
这里要注意堵体、龙头头泄洪洞、防弧段这三个词组的专业含义。封堵体一般为楔形混凝土结构和用于封堵导流洞的堵头;龙头头泄洪洞主要是指水工建筑物入口处下基础为导流洞,其上方设置泄洪(发电)洞。引水工程完成任务后,用堵体(堵头)堵住引水洞口,以提高明渠水流量。水通过泄洪(发电)隧道排至下游河道。这种放电方式称为龙头(典型行话);反弧断面是指泄洪洞的断面为曲线和双曲线。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和水工隧道的工作原理后,可以尝试翻译:
导流洞改建为隆起式泄洪洞时,可与泄洪洞弯弯段回填混凝土结合布置S塞。
3.2 术语的选择
工程规范语言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句子长而复杂、篇章结构严谨、措辞准确。这是针对书面表达的行业特定规定。因此,词汇的选取非常严谨、正式,力求准确、彻底,不留任何漏洞和歧义。
例4 若道碴墩、扶壁设置在土基或软弱岩基上,除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钢管应力的影响。对于受力不对称的道碴(如平面或空间内转弯处的道碴以及管道内多个分叉处的道碴),应采取防扭转措施;对于陡坡道碴,如果基面以下岩体存在不利条件的结构面(断层、软弱夹层、分层、裂缝等),除满足基面稳定性外,还应进行稳定性校核沿着不利的结构表面。当道碴墩较高、其基础面与钢管合力作用点距离较大时,还应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若锚块、支墩设在土基或软岩地基上,除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外,还应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压力钢管应力的影响。应采取措施防止锚块在不对称应力作用下发生扭转(例如平面或空间转折处的锚块,或分叉处的一根管子);对于陡坡上的锚块,其基础下方存在不利的间断面(断层、软弱夹层、层理面、裂隙等)时,除满足地基稳定性要求外,还应进行间断面的稳定性计算。若锚块较高且基础距管道合力点较远时,还应进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规范语言句子。只有在规范语境中理解了句子的具体含义,并仔细识别句子中的术语后,才能尝试将其翻译成上面的句子。
例5:地下管道结构由钢管、混凝土衬环、围岩组成,共同承受内部水压力。结构分析时应考虑钢管与混凝土衬环之间、混凝土衬环与围岩之间存在间隙。
翻译:对于地下压力钢管,内部水压由压力钢管、混凝土衬砌和围岩共同承受。压力钢管与混凝土衬砌之间的间隙以及混凝土衬砌与围岩之间的间隙。
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岩石。
这里的混凝土衬砌是指混凝土衬砌,翻译为混凝土衬砌; “gap”这个词可以翻译为“裂缝”和“间隙”。经过上下文比较和工程理解后,认为间隙比裂缝更合适。
3.3 措辞的统一
翻译文学作品时,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概念、内涵或同一事物,避免译文出现词语贫乏。工程规范通常不考虑措辞的多样性。为了保持说明书中相同的概念、内涵或事物,避免引起歧义,即使同一词语多次重复,一旦选定也必须保持一致。翻译工程规范应严格遵循术语一致性的原则。
翻译中用词不一致或不一致,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含糊或犹豫不决造成的。因此,为了保证译文的统一性和一致性,首先要准确判断词义;其次,译文必须精挑细选;第三,一旦选择了翻译的单词,相同的单词(或短语)必须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保持一致。除非说明书中另有解释或措辞,否则上下文永远不会改变。例如水压试验可以翻译为静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或水压试验;加强环,加强环,加强件;焊缝,焊缝,焊缝,焊缝;虽然这些词都可以接受,但在同一规范内,只能选择使用其中之一,以保持全文的一致性。
3.4 模糊词汇的使用
所涵盖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和数量无法明确界定。确实,有时正是这种语言的灵活性使得宪法、成文法、合同等的形成成为可能。模糊语言常常用来体现工程规范的可预测性和适用性,体现礼貌原则。常见的模糊词有:大约或大约()足够或足够(大约、大约、足够、适当)、明显或似乎(似乎、显然)、过度或极端(过度、极端)、偶然或意外(偶然、暂时)很少或很少(不多,很少;)频繁或通常(经常,经常;)一次或曾经(以前,曾经),暂时或偶然(暂时,偶然),最近或最近(最近,最近);罕见或很少(罕见,罕见)等
在工程规范的汉英翻译中,模糊词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规范功能对等的前提下,对工程规范英文术语中的歧义词应采取模糊到模糊的翻译策略。但工程规范英语中此类词语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对语言准确性有具体要求的,我们应该自觉放弃。
3.5 术语表达习惯
翻译的词汇和表达形式的选择必须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所谓习惯表达,是指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地道的英语。在汉译英过程中,一些机械翻译的单词对于英语国家的技术人员来说并非难以理解,但如果使用习惯用语,效果会更好。
实施例6 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修改,终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直译:通过反复实验、不断修改,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好:通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英语中有一个现成的术语by Trial and Error(试验与错误,使用试错的方法)来表达通过不断试验而反复修改,所以用在这里更合适,而本义单词解决方案是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所以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修改后的译文简洁、清晰、地道,更接近工程规范英文文本的语言特点。
例7 本规范仅规定了前四种管道类型。其他管型可参照相关标准执行。
直译:本规范仅对前4种钢制压力钢管作出了规定,其他类型的钢管可参照相关规范。
较好:本规范仅适用于前4类钢管,其他类型钢管请参照相关规范。
这句话中的provide被译为提供规定,显得呆板、死板。后半句直接翻译成中文,不符合refer to的用法。这里使用的是常用的英语句型(for.请参考)。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4。结论
随着国际交流不断深入,国际合作开始涉及各个工程领域。中国在世界上的涉外项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将更多的中文工程规范翻译成英文。它使中国工程标准走向世界,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也发挥相互交流的作用。这对工程规范英文翻译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科技翻译人员必须精通中外语言,并了解由此带来的专业术语差异。在语言表达方面,由于标准文体与其他文体有明显不同,因此标准文本的语言表达必须体现其特殊性。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认真研究工程标准英语的语言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翻译。质量。翻译工程规范时,必须考虑到语言风格、表达标准、用语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努力为这些差异搭建桥梁和渠道,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中文版工程规范的信息。并灵活运用一些翻译技巧。
(摘自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