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林语堂点评浮生六记(林语堂为什么要翻译浮生六记)

发布时间:2023-12-25 11:16:46 英文翻译 808次 作者:翻译网

摘要:林语堂,文学大师、文化大使,精通中英文。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在我国现代文学史和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0世纪60年代末互文性概念的提出,将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带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本文对林语堂翻译《浮生六章》中的互文现象进行解读,表明对互文性的深入研究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林语堂《浮生六记》

林语堂点评浮生六记(林语堂为什么要翻译浮生六记)

一、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在开始本文之前,有必要了解互文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T.S.英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艾略特曾说过:年轻诗人模仿同一件事,而成熟诗人则改变事物。这句话实际上蕴藏着后结构主义互文理论的萌芽。互文性一词最早由法国后结构主义文学评论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提出。在批判后结构主义的非理性因素的同时,她受到巴赫金的对话和复调理论的启发,发展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她将互文性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因此,互文性强调文本结构的非决定论。她认为每一个文本的形态都是由很多行文本拼接而成,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造。但互文性绝不能被理解为摘录、剪切或模仿的过程,而是从文本网络中提取的语义成分总是指向该文本之外的其他先前文本,这些文本将当前话语与它们联系起来。与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互文性强调任何文本都不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都源于它与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而且这种相互作用是永无止境的。因此,与其说文本是空间中的物体,不如说它是时间中的运动。

在克里斯蒂娃之后,许多文学理论家都对互文性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德里达将文本视为一种符号的痕迹,它总是指向自身之外的文本痕迹,在它与其他文本的相互参照中表现出意义。可以说,任何文本都是在其前文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者是通过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改造而形成的。巴特曾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在一个文本中,其他文本以不同程度并以各种或多或少可识别的形式存在。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新纹理。福勒曾形象地揭示了互文特征的内涵:互文就像是被从原文上刮下来并重新使用的羊皮纸。在新墨迹的线条中,仍能瞥见先前文字未抹去的痕迹。

互文性理论不仅关注文本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更关注文本内容的形成过程,关注那些来源不可追溯的密码,关注那些无处不在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任何文本作品总是存在于一个民族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历史、地理、风俗传统、宗教、政治、战争等组成的文化体系中,同时又与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或世界上的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吸收、学习、影响、传播自己的文化,总会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或言论有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美国小说家约翰巴特在《枯竭的文学》一文中宣称,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枯竭的文学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有的创作动力都已耗尽,原创性只能以对现有文本和传统结构的复杂发挥的形式生存:典故、引文、戏仿和模仿。雷蒙德费德曼认为,文学生产是一种持续的(俏皮的)抄袭,即是游戏与互文性的结合,是一种俏皮的、有意识的抄袭。根据欧美学者的互文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文学作品中互文的表现形式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典故和原型; (2)拼贴画; (3) 戏仿; (4) 引用; (5) 无法追踪来源的代码。

二、解读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中的互文现象

《浮生六章》原是清嘉庆年间苏州学者沉复的自传。它以对作者婚姻爱情、家庭变故、休闲趣味、山水游憩的生动描写而闻名。传播。林语堂老师很早就钦佩作者朴实无邪的品味和对自然安静生活的享受。以讽刺劝说和文化传播为目的,他将草稿修改不下十次,于1935年译成英文,先后发表在英文版《西风月刊》和《天下月刊》上,并有英汉双译本。同年在上海出版。该译本在西方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英国读者犹豫是否要读,可见这本小册子已深入人心。在国内,林语堂的翻译也被誉为为英语学习者在翻译中介绍中国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典范。

典故和原型。所谓典故,《辞海》中定义为古代故事、诗词引述的典故;汉英词典中的定义也不同:林语堂主编的《当代汉英词典》对“文学”的定义是指称或典故。指文本中来自圣经、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宗教故事、经典著作等的典故和原型。

因是关雎关三百回的第一章,所以将夫妻俩列在卷首;其余的列于下面。

由于《诗经》以一首关于婚姻爱情的诗开始,我想我应该先谈谈我的婚姻关系,然后再谈其他的事情。

这句话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三百章。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关雎。据考证,《关雎》是《诗经》第一章,其中“雎”指的是一种水鸟——鸠,“关关”指的是鸽子的声音。诗的开头向读者展示了一对相爱的鸽子在河中的小岛上呼唤着交配。这一幕引发了诗人本人对河边采水草的姑娘的敬佩和追求。诗中反复表达了内心挥之不去、难以理解的思念。随着《诗经》流传到后世,关雎二字也成为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由此,译者可以推断,所谓的三百篇,实际上是指《诗三百首》或《诗经》。在这里,林语堂老师沿用了约定俗成的译名《诗经》,使原文的意思变得清晰,直接说明了《三百章》与《关雎》的关系。并在末尾添加注释“一首婚恋诗”,在透彻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忠实地再现了形象之美,点明了作品的文化渊源。

那一年的七夕节,人们在我的亭子里摆香烛、瓜果拜天拜孙。

那一年的七月初七晚上,云准备了香烛和一些瓜果,让我们在“心心殿”里一起祭拜天子。

注: 七月初七,是一年中唯一的一天,牛郎和老处女这对天上的恋人,隔着银河相会。

七夕节和天孙节都源于中国神话传说。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需赘述。林语堂老师以注释的形式翻译给不熟悉这个中国神话典故的英文读者,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又在扬州一商人处,见玉山游客带来一盆黄杨、柏树。太遗憾了,珍珠偷偷地铸造了。

有一回,我又在扬州一商人家中见到玉山友人赠予他两盆,一盆是黄杨,一盆是柏木,这简直就是对猪撒珍珠。

“明珠”一词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传》,后来用来形容珍贵的东西落入无知之人手中。英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它不仅与这个汉语成语形象相同,而且语义也相似。林语堂老师利用这两个语义相似的典故,采用归化翻译的方法,成功地传达了这种互文意象。

一种嘲讽的模仿。又称模仿,是指由某种固定形式(词、句、文章等)创造出的有别于原形式的表现方法。加拿大著名女学者琳达哈钦(Linda Hutcheon)将嘲讽模仿视为互文性的当代标志。 1

云说: 胖者有福。我说:马尾有祸,玉环有福平安?

“但是胖人运气好。”云回答道。

死在马嵬的胖子杨快飞呢?

唐代延寿焕发的奢华生活和悲惨结局在中国人尽皆知,但目标语读者却并非如此。林语堂老师将胖与福结合得淋漓尽致,通过嘲讽杨快飞的胖,论证了胖不一定是福的象征。

无法追踪该代码的来源。这是巴特等人的观点,指的是普遍存在的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不是对特定文本的借用。正如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她的《小说文本》中指出的那样,任何文本都隐藏着一种文化中文化传统的积累,是书中的一本书。

云姑娘女扮男装去庙会看花灯。她在幕后的密室里遇见了丈夫朋友的妻子。云把手搭在她肩上,见她生气了。她摘下帽子,抬起脚给她看,“我也是女人。”在林语堂老师的翻译中,云脱下帽子,露出脚,说“你看,我也是女人”。当时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较之清朝已大大加强。中国文化也通过传教士、西方文化学者、商人甚至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人所了解。清代,男子必须留发,女子必须缠足。因此,理解这个翻译的前提是中国男性留发和女性缠足的互文知识。林语堂老师的翻译充分表明了他对目的语读者文化能力的充分了解,也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对其内在本质的深刻影响。

拼贴是指将之前的文本进行改造甚至扭曲,然后组合成新的文本。引文是直接引用前文,引号是明确无误的符号。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林语堂老师双语造诣深厚,对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也颇为精通。在此基础上,他深刻理解原文的含义,运用自己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准确翻译原文并正确解读。原文的互文知识。

三、《浮生六记》的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

根据克里斯蒂娃对互文性的定义,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相互参照,相互牵连,形成无限的潜力。开放的网络构成了文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文学符号学演化过程的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我们认为,翻译本身就是在语言、文本、文化、思维等多个层面上进行的互文语言转换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互文性体现在译者扮演着三个角色。首先,你作为读者,完成原文;然后作为口译员,你解释文本;最后,作为作者,您完成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原文是译文最大的互文。译者只有顺着原作者的笔,超越时空,与作者心灵沟通,追踪原作中无处不在的互文信息,才能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原作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翻译作为一种互文活动,表现为三个过程:完成文本;文本的解释;并重写文本。

3.1 完成原文。这是翻译活动的第一步。在开始翻译原文之前,译者必须阅读原文并运用各种互文知识来理解原文。意大利符号学家贝托艾柯曾将阅读描述为一种协作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一个组织良好的文本预设了一种能力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能力模式来自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文本又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了这种能力。艾柯所说的能力模型是读者的经验、智力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文知识的积累。根据互文性的视角,任何文本都不可能完全完成,因为每个新读者都会将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带入阅读过程中,而这种能力模式会因自己的时代、社会、文化或家庭背景而有所不同。并用不同的方法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准确地说,任何读者(译者)都只能相对完成文本,而文本的每一次相对完成都是向绝对完成目标的一种接近。然而,相对完成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凭自己的想象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

3.2 文本解释。作为文本的解释者,译者需要更加自觉、更高水平地运用互文知识。一般来说,文本解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讲述作者未说完的话; 2)化复杂为简单; 3)变隐式为显式; 4)从具体细节中抽象出一般的含义、原则和规则。这四个方面的解读需要运用互文知识。首先,译者必须选择符合自己气质的原作。傅雷指出,选择原创作品就像交朋友。有些人和我总是格格不入,所以没必要强求。有些人跟我一见如故,甚至讨厌这么晚才见面。付雷也认为,在选择翻译作品时,最好看看作品是否符合自己的气质。林语堂老师选译的《浮生六章》就是这样一位对他一见钟情的朋友。他不仅心地善良,深受爱戴,而且也非常符合他作为一个作家和一个人的风格和气质。译者必须与原作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充分理解其创作意图,并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互文知识进行正确的解读。林译的《浮生六记》中有一些很好的例子。

今日天各一方,风云已散,玉片埋香。让人不忍回头看!

如今,这些朋友如风雨飘散的云彩般散落到了地球的四个角落,而我所爱的女人却如碎玉埋香般死了。回顾这些事,真是令人悲伤!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纯洁、美丽的象征。常用来形容女性,如杜牧《扬州判官韩绰》中的二十四桥月夜,教玉女吹笛,杜甫《望望》中的芬芳。月亮”。烟云、湿发、清玉臂、冰冷等等,沉复将妻子的死比作一块碎玉,足见妻子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以及对她深沉的爱恋和依恋。林语堂老师的直译可以让读者意识到玉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象征意义,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妻子的爱和失去妻子的痛苦,也解释了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形象。由玉。出来。

3.3 重写文本。译者完成对原文的阅读和解释后,就进入文本的重写阶段,即翻译阶段。在这个阶段,无论译者是否有意,他的视野总会受到过往作品或其他互文因素的影响,因此译出的东西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往作品或自身生活经历的印记。例如,在林译的《浮生六章》中,我的朋友胡肯堂用了十块黄金作为辅助,这十块黄金被翻译为10块钱。可以说翻译并不准确,因为中国古代的黄金与西方的货币单位不同。美元不一样,林语堂老师之所以这么翻译,主要是因为他独特的西方教育经历。作为作者在重写阶段,译者正在转换两种语言符号。一方面,他正在经历着原文多重含义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他在模仿和联系其他文本或其他译者。举止举止。他必然会自然而然地、不自然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潜能,不断地在源于文本网络的记忆中来回穿梭,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意识、无意识、联想、幻想等一系列大脑活动。由此看来,互文性的作用在译者改写原文阶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文与重生生命之间的互文性;二是译者在译文中的互文性。第二,译者作为艺术家的技能,即目的语文本操纵能力,这种能力是文本工作者即译者互文知识积累的体现。

通过对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互文性的概念在其翻译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林语堂也很好地运用了互文性理论,完成了一部令人流连忘返、不忍卒读的翻译杰作。将互文理论引入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正确处理原文中的互文问题,把握翻译中的互文现象,揭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文效果和翻译。这种相关性将极大地有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

参考:

1. 南希R科姆利和格雷戈里L乌尔默。课本。罗伯特斯科尔斯,纽约圣马丁出版社。 1998.

2.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引自朱丽媛:《西方现代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

3、王一川。语言乌托邦(文体学系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4 程锡林.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

5 尹启平.论互文性[J].外国文献评论,1994。

6 沉富.浮生六章。林语堂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7 赵一凡.欧美新学鉴赏。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年。

8 罗新章.翻译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 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