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国内翻译研究现状(国内翻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3-12-18 03:41:55 英文翻译 456次 作者:翻译网

国内外汉译文本研究统计分析

潘伟民宋伟扬

国内翻译研究现状(国内翻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自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

1.4.解释文本

解读研究论文78篇,占总数的2.52%。

蔡晓红(2003)和陈明耀(2004)讨论了解释研究。王瑞云(2004)运用跨学科口译理论——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口译理论指导《英语口译技巧》的写作实践。

我国口译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口译微观技术和宏观理论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当然,我国口译市场需求旺盛,口译人员也参差不齐。 (王恩勉2005)

1.5.其他基于文本的翻译理论

其他基于文本的翻译理论研究有671篇,占论文总数的21.7%。这些翻译理论主要讨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翻译单位、翻译标准、翻译的异化与归化、文本的可译与不可译等。

2. 文本外翻译

传统意义的文本外翻译研究有1436篇,占总数的46.44%。

2.1 文化与翻译

涉及文化的翻译文章185篇,占论文总数的5.98%。

王佐良(1984)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中提出翻译研究应与比较文化相结合。柯平(1988)认为文化在翻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张和声1996年《外语教学》第4期发表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与发展访谈录》,与罗老师发表的《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述评》文章对西方文化翻译的认识基本一致。民轩、耿丽琴《中国翻译》1997年第6期。认为当前西方翻译研究是文化翻译研究时期。翻译学的研究方向并不是语言转换那么简单,而是文化的研究。谭在熙(2000)指出,翻译文化研究将在未来一二十年取得巨大成果。

我国翻译界对翻译的文化研究更多侧重于微观层面(词、句、章)的偏研究,此类文章占文化翻译论文的36%。例如,徐军(2001)关注的是词语——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认为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过译”或“欠译”现象,从而成为信息传递障碍;而“理解”文化内涵这个词的核心,辅以适当的翻译方法,可以为翻译工作增添色彩。单纯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翻译的文章占文化翻译论文的30.5%。蒋雷(200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哲学与翻译

哲学和翻译方面的文章有61篇,占论文总数的1.97%。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从哲学角度思考翻译和解构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这些文章无一例外地引用了外国哲学理论。例如,从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三个方面论述了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翻译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和方法论意义。这些论文大多从整体上讨论翻译理论的发展,不涉及具体的翻译实践。关于解构翻译概念的论文有10篇,占总数的45.5%。

2.3 意识形态与翻译

与意识形态相关的翻译文章有60篇,占论文总数的1.94%。

当前意识形态视角下的翻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后殖民视角的翻译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其中,有18篇文章探讨了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的确定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对翻译研究发展水平的影响。六篇文章重点关注殖民化过程中通过翻译传播的权力机制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抵抗、挪用、间隙空间和分裂空间的历史。九篇文章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独特的理论后,翻译中的差异是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译者拥有对原文进行改造、操纵甚至占有的权利。

2.4 认知心理学与翻译

认知心理学与思维、符号学等以及翻译方面的文章有117篇,约占总数的3.78%。

中外学者很早就认识到翻译的心理过程。林语堂老师在20世纪30年代说过,其实翻译的问题仍然无非是译者的心理与被译文本的关系。因此,翻译的问题可以说是语言的问题。文学与心理问题(罗新章1984:419)。目前涉及翻译心理学研究的论文还很少。毛仲明(2002)认为,变形对于任何一个译者、任何一种翻译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翻译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普遍现象。行动的结果。张兴旺(2003)对译者的翻译创作心理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译者的创作心理主要体现在报国自强、自娱自乐、实现自我等方面。

2.5 美学与翻译

美学与翻译方面的论文59篇,占展览总数的1.91%。刘宓庆(1986)提出了翻译美学理论的几个核心内容:审美对象(原文)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审美主体(译者)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审美经验的一般规律和审美标准的相对性、当代性、社会性和依赖性。刘宓庆于1990年在《外语》第1-2期发表《翻译风格论》,运用西方符号学的方法论,将风格符号系统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并分分析将整个文体意义分为基本、中、上三个层次。马晓(2000)认为,传统翻译理论忽视了译者和目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创造性作用,将原文和译文视为孤立的、静态的自足对象,试图使译文再现原文就等同于原文,这无疑使传统翻译理论片面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翻译实践。 (张丽霞,2002)认为,文学作品中语言、意象、意境的构成理论为文学翻译的审美价值提供了充分的基础。直译、意译等各种翻译方法都有各自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2.6。翻译研究的理论研究

翻译研究(含翻译史)理论研究论文147篇,占论文总数的4.75%。

2.6.1.汉语翻译理论研究

关于翻译学的建立,各学派争论不休。翻译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是谭在熙1988年第03期发表的《论翻译研究》;并再次讨论杨子健在《中国翻译》1989年第4期发表的《关于建立翻译学的思考》。谭文特别论述了翻译学的学科性质、内容结构等相关问题,区分了翻译和翻译学两个重要范畴,明确了翻译学的本质,初步构想了翻译学的基本框架,以期有利于翻译学的真正建立和发展。

这一时期,大多数学者持积极观点,如杨子健(1996)、默里(1995)、谭在熙等。老龙等人认为,翻译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艰难的梦想。对此,刘忠德(2000)认为,翻译研究永远不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另外,静默期、调整期或者静默期的死胡同在几篇论文中都有提及。刘宓庆在1996年第4期《中国翻译》中分析了翻译理论的静默期,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有过高潮,现在似乎进入了静默期。同年在同一杂志上,杨晓蓉发表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 1997年《中国翻译》第4期,谭在熙在综述《神似形似》时指出,这本书的出现有助于打破沉寂期。 1998年,《汉译》第六期发表了林克南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文章指出,翻译理论研究确实不像新时代头十年那样蓬勃发展。 1999年,老龙在《中国翻译》第五期发表了《什么是翻译学?翻译科学? —— 对翻译理论研究“沉默期”的思考1

艺术。他认为翻译活动不探索客观规律就不可能成为科学,并指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路径。

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对现行翻译理论进行了反思。董世良在1997年第6期《中国翻译》中对当前翻译研究的反思认为,翻译研究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王东风《中国翻译研究》,《中国翻译》1999年第1期:

《世纪末的思考》一文分析了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除了反思,还有展望。为此,《中国翻译》在1999年第1期专门开设了21世纪翻译研究专栏,探讨翻译研究的发展道路。代表文章有:《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1999年第4期、2000年第1期、走出误区、走向世界——《中国翻译研究:反思与展望》对中国翻译的发展寄予了厚望理论。

2.6.2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

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既包括微观研究,也包括宏观认识。例如:《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期刘祖培关于翻译对等的争论和《中国翻译》1998年期杨士卓对彼得纽马克翻译新概念的概述,关注了西方理论的新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尝试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也注意到西方翻译理论发展中的缺陷。例如,蒋晓华的《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近十年来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指出:翻译研究至今仍未能摆脱依赖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学的尴尬。为了生存。情况。大多数学者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时都比较冷静和客观。例如,谭在熙就曾指出:纯粹翻译研究是应用翻译研究的基础。由于中国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所以首先必须从西方引入它作为研究中国翻译现象的工具。框架,进而验证和完善这些西方翻译理论,参与世界翻译研究的建设。黄邦杰(1996)指出,依靠学习西方翻译理论来提高翻译水平无异于树上找鱼。

2.7 信息学和机器翻译

调查表收集了信息学和机器翻译方面的文章60篇,占论文总数的1.95%。齐让晓在1995年《中国翻译》第三期上撰文介绍了美国汉英机器翻译的研究和最新成果,并提出朱利叶斯杜(Julius Tou)开发了一种汉英翻译系统,可以将书面中文翻译成中文。语法正确且地道的英语。柯平1995年的《中国翻译》欧美机器翻译指出机器翻译已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韩建国在1999年《中国科技翻译》第二期中简要论述了机器翻译问题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器翻译软件的发展,机器翻译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机器翻译翻译在识别英语和汉语的词性和词义方面存在困难。语言的翻译转换以及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仍然存在重大问题。 1999年《中国翻译》第4-5期发表了冯志伟在《机器翻译——:从梦想到现实》上的两篇文章(上、下)。他认为机器翻译是当代科技十大难题之一。文章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总会有一定的差距,机器翻译不能也没有必要取代人工翻译。

2.8 翻译批评

翻译批评文章共203篇,约占翻译论文数量的6.57%。主要包括三部分:53篇文章/书籍/出版物的评论; 17 条对人物及其观点的评论;以及20篇翻译理论评论。

袁金香(1991)总结了欣赏好译文的四个一般步骤:选择译文,充分关注;反复阅读并敏锐地搜索;了解两端并关注效果;将它们彻底整合并欣赏其中的细微差别。李文俊(1992)分析了对乱译、仓促翻译的批评、出版社编辑人员的素质、对中低水平翻译的批评、对名著翻译的批评、老翻译家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应对批评等问题。老翻译家看新生力量。陈述事实并讲道理。

王小源在1994年《外语》第二期讨论文学翻译批评时指出,我国文学翻译批评有两种倾向:一是印象式,二是摘章式。

王恩勉(1999)对翻译批评进行了概述。他从我国最早的翻译批评智谦的《法句经序》开始,分阶段回顾了我国翻译批评的发展历程,并对我国当代翻译批评进行了具体分析。三个阶段均以分析为主,同时也指出大多数批评文章仍停留在随意或技术层面,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主要原因是缺乏理论体系。

2.9 翻译教学

有关翻译教学的论文247篇,约占翻译论文数量的7.99%。其中,分析我国翻译教学现状的文章72篇。主要有课程教材7篇、翻译人才培养3篇、口译教学16篇、翻译测试与评价13篇、翻译教学具体问题38篇。

刘宓庆(1987)提出了翻译的技能意识,论证了翻译理论的认知、执行、修正三大功能以及技能意识培养和技能形成的过程。老龙(1990)指出,翻译领域最严重的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多数专家学者认为翻译教学滞后于社会需求。卢思源、吴其进(2000)指出,当前高校翻译教学、口译、笔译人才培养跟不上我国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刘和平(2001)指出:目前口译研究还远远落后于笔译,还不能满足口译实践的需要。文军(2004)强调,翻译课程的价值应体现在社会性、个人性和学科性三个方面,并应实现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使学生享受到一门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的课程。有趣的。翻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