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英文翻译 >详情

对翻译的新认识怎么写(对翻译的新认识和理解)

发布时间:2024-01-25 21:05:36 英文翻译 532次 作者:翻译网

摘要: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还涉及文化问题。文章试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说明基于语言转换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密不可分。然后分析了翻译中的主要文化传播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沟通障碍;措施

对翻译的新认识怎么写(对翻译的新认识和理解)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各国各方面交流的必要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和目的的认识,有助于端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的发展。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当许多语言学家谈论语言时,他们不可避免地谈论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为什么语言和文化总是密不可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它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其相应的文化。

可见,文化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语言是与人类形成同时出现的,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成为人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能够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流、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现实。因此,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就有了文化的记录和传播。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都是借助语言来传承的,语言是人类文化的一面镜子。

2. 翻译的定义

当提到翻译这个词时,人们首先会想到翻译是容易的,意思是通过改变单词,即两种不同的语言(通常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翻译语言,而翻译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目标语言之间词与词或句与句对应的转换),虽然有时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篇章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和翻译)下层句子)不一致,但基本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例如:

例1:我正在读一本小说。

我正在读一本小说。

让我们看一些词汇示例:

电影《第一滴血》被译为《第一滴血》。其实这是一个有文化背景的成语,表示竞赛中首先取得胜利,所以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一战胜利。

“a Bridal dress”这个词看似指的是新娘送礼会,但了解西方文化的人都知道,它是指新娘的朋友们举办的聚会,在聚会上送给新娘合适的礼物,意思是为新娘举办的礼品派对。新娘。

可见,涉及文化背景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并不全面。对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一个真正成功的译者来说,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发挥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一种以语言转换为基础、与文化背景相结合的活动。

对于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都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指出,不同语言之间意义、句法、发音的差异构成了表达意义的多种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缠中正确表达“异”。他们认为,翻译本质上是原文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的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了解不同语言和具体语言之间差异的媒介。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

目前,郭建中教授表示,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烙印着传播理论;二是从重视语言转换转向重视语言转换。文化转型。这两种倾向的结合,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行为……翻译不再仅仅被视为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方式。

因此,与其说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不如说它是基于语言转换的,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围绕语言符号本身,而是主要围绕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即,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互动传播。和影响力。

3. 翻译中的文化沟通障碍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思维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在开展思想文化交流时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沟通障碍。翻译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手段之一,在改变语言、传播信息和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同样的问题。造成翻译中思想文化交流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方式差异、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翻译方法运用不当等。

(一)思维差异

思维方式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方式。它是主体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的有机综合。它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个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各自的特点和结构,决定了思维方式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产生了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和英语国家为例,详细看看他们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特点是有机整体,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世界秩序与宇宙秩序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同时,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维,往往通过感知来模糊地、直接地把握事物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直觉思维。西方国家的情况与中国正好相反。他们从一开始就更加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分析、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精神产品,比如各种中国书法文体、绘画等,其中所蕴含的精髓已经达到了只能理解而无法表达的程度,更不用说翻译成其他语言了。一种从未接触过他们的语言。

茶炊曾经引用过这样的例子:一根树枝因积雪过多而折断。美国人认为原因是“肢体无力”,而一些东方人则认为原因是“肢体强壮”。西方人认为树枝缺乏刚性来支撑雪的重量;而东方人则认为树枝太坚固,难以弯曲,缺乏灵活性,导致更多的积雪,最终导致树枝折断。这就是所谓的以柔克刚。这种强弱概念的转换往往成为翻译的陷阱。

(2) 语言差异

翻译中的语言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语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如果译者缺乏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知识和熟练程度,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失败,从而形成翻译中的信息传递障碍。文化交流的障碍。比如英文的love with my heart(用我的心爱你)和中文差不多,但其他语言有不同的说法:love with my heart,love with my chest,如果只字面翻译成“爱你用我的胃”我的肝”,用我的胃爱你,会让译文读者感到困惑,最终影响沟通效果。

(3)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语言、文化和翻译是三位一体的,翻译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文化的影子。文化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下的独特创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因此,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译者不能忽视。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研究的一个范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受到情境的限制,而情境又植根于文化习惯。翻译必须受到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的制约。如果译者在翻译作品时不能正确处理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协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势必会导致翻译出现文化真空,进而影响译文质量。翻译的作品。文学效应也影响着翻译传达文化的有效性。

(四)翻译方法使用不当

翻译方法运用不当与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在谈到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时,翻译界普遍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所谓的“异化”和“归化”。前者主张译文应面向源语言或原文作者,后者则认为译文应面向目标语言或译文读者。就翻译涉及的文化转型而言,可分为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两种原则和方法。如果翻译过程中异化和归化选择不当,就会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Dongshi imitates Xishi”这个四字成语的翻译,简单地用异化的方法翻译成“Dongshi mitates Xishi”。原文意思没有翻译,译文读者一头雾水:东施是谁,西施长什么样?简单地用驯化手段将其转化为“丑陋”以一种扭曲的方式模仿美,从而使丑陋的丑陋变得更加严重。源语言表达的意思得到了传达,但源语言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却丢失了。

4. 对应解决方案

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于每个民族来说都是独特的,是不可避免且可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势在必行。因此,对此,我们首先应该端正态度。各民族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应该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学会尊重、理解和接受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不是与本民族的思维模式进行比较。不同的思维方式被视为异端;在与其他民族的思维模式进行比较时,要善于认识自己思维模式的缺点和其他民族思维模式的优点,善于取长补短。

针对语言差异,译者应不断加强对所译语言的敏感性,不断提高自身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修辞等方面的语言修养,培养自己养成规律的阅读风格。翻译用该语言编写的各种文本的习惯,并及时了解被翻译语言的各种发展。

为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翻译中的文化沟通障碍,译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译者,不仅要精通双语,还要精通双文化,善于识别作品中的文化术语。所要翻译的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必须不断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同时,必须在正确的翻译理念指导下,懂得如何处理文化差异。例如,当原文中存在目标读者无法根据上下文感知的文化默认信息时,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善于抓住默认的文化信息,并采用适当的手段来完成它,从而避免文化信息传递错误的后果。此外,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客观、公正地对待源语言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此外,译者还必须认识到文化是兼容的;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相容性,国家之间的各个层面的交流才能持续下去;译者的工作就是不断地促进这种文化的兼容性。

最后,翻译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必须认识到,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处理方式,并不是相互排斥或不相容的,而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异化强调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及其表达方式,从而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归化强调沟通第一,译者不仅要努力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从而避免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误解。从以上可以看出,两者都强调翻译的交际性,但出发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永远记住一个大前提:翻译的目的是沟通。

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例如,译者董石小千可以采用音译加直译/异化翻译的方式得到其字面意义,意译/归化注释的方法可以补充其直译。这样既实现了信息交流,又实现了文化交流。

参考:

1. 胡壮林,朱永胜,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沉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谭在熙。新编奈达论翻译[M].中国国际翻译出版公司,1999。

4.郑海玲。目标语言的异化与优化[J].汉译,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