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翻译公司 >详情

翻译文摘-关于翻译的研究教学和思考(翻译文摘-关于翻译的研究教学和思考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22:14:05 翻译公司 665次 作者:翻译网

盛夏时节,来自全国翻译界、教育界的约170名学生和24位知名翻译家、教育家齐聚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进行近乎军事化的学术对抗和教学研讨。短短十天的时间,学生们整装待发,情绪高涨,而老师们却奋力阻止,水又来了,把他们淹没……这种新的做法,与传统的做法截然不同。传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模式,给汉语翻译界和教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注入了新的理念。

一、关于翻译研究

翻译文摘-关于翻译的研究教学和思考(翻译文摘-关于翻译的研究教学和思考的论文)

翻译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自然让人想起著名的学术文章《学院的本质》。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社会各阶层强加给学术的悲哀,在我们传统的学术范式中也隐约可见。学术界应该关注什么?学术研究应该引领什么趋势?学术如何突破世俗障碍并取得积极成果?这是真正热爱学术的人都在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本次研讨会上被中文翻译领域的同仁们进行了原创性的解读。

正如中国翻译协会领导黄友义、孙成堂和《中国翻译》杂志常务副主编杨平在开幕式上所倡导的,本次研讨会着眼于全面提高翻译质量。广大译者注重思维方式的提高。改革的关键是引进思想、吸纳新思想!这个概念很快在讲师徐军老师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徐老师没有详细说明他翻译的书《红与黑》中的单词和句子是如何剪辑的。相反,他从传统与创新的角度对翻译、翻译研究、翻译批评等问题进行了宏观剖析。这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作为翻译学导师如何引导学生和学术界开展多种方式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徐军教授是主要从事法汉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专家。这次他和同事刘和平教授一起登上讲台,聚焦英汉翻译。这样的安排本身就很有意义。 中国翻译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中国翻译》编辑部旨在打破学科研究的界限,追求殊途同归的学术效果。

殊途同归,这也体现在本次工作坊的师资和主题选择上。从师资方面看,主讲嘉宾有八十多岁的著名翻译家程振秋、许渊冲,还有年轻有为的翻译家孙志立、庄一川、许亚男,以及众多著名中青年。三四十岁的学者。各路英雄,各有流派,各有千秋。演讲主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笔译到口译、从文学翻译到外交翻译、政治翻译、法律翻译,呈现出多层次、多视角、高水平的特点。级学术研究。

从宏观层面看,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是主流。北京大学顾正坤教授向同学们点对点地介绍了其《翻译学通论》的理论结构,旨在引导同学们了解宏观翻译研究和微观翻译研究的主要方面。同样讲翻译研究的香港浸会大学谭在熙教授从西方翻译模式入手,分析了西方翻译模式的优缺点,展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王宁教授基于对翻译现状和研究的思考,试图对全球化时代的翻译进行重新定义和定位,阐述翻译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王宁认为,翻译现在正在经历从语言层面的直译到文化层面的诠释和再现的转变。这与西方文化流派的观点相呼应。关于西方翻译理论给译者的启示,香港岭南大学张南风教授以维米尔的目的论和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深入行列,从这里到那里介绍了西方翻译理论的有益之处。翻译理论研究。或者多种理论的实践研究;张老师将英汉文学翻译:戏剧语言、文化特定项目和双关语三个问题结合起来,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出了贡献。全新的注释和解释。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沉丹向同学们展示了她在文学文体学和小说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沉教授从西方文体学发展概况入手,对文学翻译中故事层面的语域处理、假对等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分析,阐释了文学文体学在小说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翻译。影响。沉丹教授的学生王东风分析了文学翻译中的文体变形,指出了文学翻译中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译者与作家之间的意识冲突。王教授认为,无论是译文中的译例还是译者的言论都清楚地表明,译者的语言选择与作者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前者的语言策略具有信息导向,而后者的语言策略具有诗意导向。因此,他在文章中对传统的面向信息或语义的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这种多视角的研究方向为学生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学术探索提供了范本,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目标之一。

学术研究体现的另一个理念是提倡资源共享、百家争鸣、创新,为质疑学术传统、挑战学术权威提供温床和土壤。本次工作坊打破了传统的10分钟论文阅读形式。每位演讲者用2-4个小时的时间,通过讲义、板书或投影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最新成果,并穿插提问、演讲、演示等方式进行讨论。学生不仅可以与老师分享这些科研成果,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样的讨论中,新的学术观点不断涌现。例如,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就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提出了颇为独特的观点。刘老师认为,就英汉翻译而言,应该提倡归化。这与英汉文化的强弱无关。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应该包容英语文化。它与政治或经济无关,但它象征着我们对英语标准语言的一种追求:纯粹的语言处理。这种观点让学生们感到困惑。 如果是纯语言处理,为什么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的策略要不同?对于翻译的文化转向,香港岭南大学孙一峰博士认为,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安德鲁勒费弗的翻译夸大了意识形态在翻译和改写过程中的作用。他认为,应该以全面、审慎的态度对待不同理论的吸收。对于很多内地学生在学术研究中听老师讲、听别人讲的倾向,孙一峰持否定态度。因此,他主张:学术和教育的牵引应注重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在这场大讨论中,争论最激烈的来自两位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和江枫。徐先生以克隆技术这一20世纪可能改变未来人类面貌的伟大成就为切入点,阐述了他的文学翻译克隆理论“——辛大有论”。徐老师坚信,富有音、意、形美的翻译才是新达的优秀翻译。姜风老师以诗歌翻译中的一些必要常识、形神相似为主题,批评了许渊冲老师的新翻译理论。这沸腾的场面,让翻译界的同仁有机会见证学术界的另一番景象。形象地表明,学术研究的表达并不总是面纱柔情,有时甚至烟雾缭绕!问题是学术界应该以什么样的学术态度来解释和审视学术问题。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香港学者周兆祥关于翻译与生活的报告中得到一些启发。

2.关于翻译教学

翻译教学,尤其是口译教学,一直是中国翻译行业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次研讨会翻译教学讲座占到了1/5的课程。内容涵盖香港及内地主要教学模式。其中,周兆祥老师介绍的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与内地的翻译教学有很大不同。香港翻译课程的设计针对性很强,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理论在教学中的渗透,也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层次,有不同的理论教育。课程已系统化。在教育模式上,我们也鼓励学生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这一模式为一贯主张以教师为中心的内地教学界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在口译教学方面,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译技能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为范本,阐释了她对口译教学的独特理解。刘和平认为,当前的中文翻译研究停留在静态研究,即对翻译结果的研究,而忽视了动态研究,即对翻译过程的研究。要揭开翻译过程的奥秘并将其传授给学生,我们必须仔细研究翻译的动态过程。因此,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刘和平还以三组学生生动的释义演示为例,解释道,教师最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理解和接受意义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词与词、句的简单对等。她“钓鱼为鱼”的教学理念引起了译员和教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此外,从北京外国语大学顾鑫、加拿大外教杜云德的交替演示以及广东外国语大学冯志林对Powerpoint软件包的演示中,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了参观了国内各大外语院校的口译教学模式,并很高兴了解。研究发现,统计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已逐渐渗透到翻译教学和研究中。

3.反馈思考

本次工作坊带来的另一个理念是,以教引导学、以学助教、着眼长远、着眼未来。为了提前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今后的办学方式,主办方从一开始就向每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围绕翻译教学和本班的办学模式进行。这样的设计与学生大部分都是大学教师的事实不谋而合。

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生约有170人,其中大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副教授、讲师,还有少数来自各界的外事翻译人员和博士、硕士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25份。虽然不是100%准确,但这个反馈数字足以代表主要现象。

从统计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三分之二的教师仍以笔译教学为主,与口译尚未达到同等地位。从师资素质来看,50%的人教龄超过8年,但96%的人从未参加过翻译教学培训。教师知识更新和培训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不平衡,课时过少。每周少于4小时、6小时和8小时的比例为4:2:4。翻译教学方法仍然滞后。尽管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学中已逐步引入使用磁带、录像带、VCD、Powerpoint或多媒体教室,但58%的人仍回答从未使用过视听设备。当被问及翻译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时,90%以上的学生回答说,缺乏反映新时代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先进教材。学生普遍反映,目前仍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和《口译教程》等市售教材和自编教材,两者比例为2,333,601。这种情况与1996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翻译教学研讨会上反映的问题是一致的。这说明五年来,中国翻译界和教学界仍未将教材建设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这种反常的坚持引起了中国翻译协会编辑部的高度关注。他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寻找有资格的专家编写全新的教材,以填补中国学术界的这一空白。相信热心的学术界一定会共同努力,帮助这部巨著尽快完成。

这个车间的大幕随着军事科学院的军号声隆重拉开,又随着军号声缓缓落下。对于精心策划的主办方——《汉译》编辑部来说,他们正在思考如何让新的培训更加有效、周到、细致。对于同学们来说,工作坊的丰富与精彩、紧凑与有序、务实与高效给他们带来了难忘的回忆。来自湖南的尹晓红认为,这项研究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瞰着翻译界诸多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大讨论。来自广州的蔡若恒用非常感性的语言表示,味道好极了!给人一种“恨晚了”、“胜过十年”的感觉。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当然愿意来!而来自合肥的任景生更是将这次高品位、大容量的聚会比作一场精致的精神盛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翻译家的嫁衣。 《中国翻译家》编辑部一定会把这件婚纱做得越来越漂亮。正如学员们送给带病坚持战斗的编辑人员的中国结一样,新的培训班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岁月的变迁,编织出更新、更强、更美的中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