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翻译公司 >详情

世界著名汉学家(国外汉学家)

发布时间:2024-01-15 23:23:04 翻译公司 534次 作者:翻译网

12月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中文名字。他们互相交流时基本上只说中文,并且很好地谈论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群人就是海外华人学者,也就是汉学家。

汉学家与中外文化交流研讨会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汉学家学术交流活动。其中,21位知名汉学家来自17个国家,其中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日本等传统汉学研究强国,以及以色列、印度、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家,显示出国际汉学研究正在扩展到更多国家。

世界著名汉学家(国外汉学家)

汉学家是翻译中国文献的主力军,帮助世界摆脱刻板印象,了解中国

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汉学研究和汉学家在帮助西方和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百年来,一代又一代汉学家翻译介绍中国经典,传播中华文化,塑造中国的世界形象,纠正了世界上许多对中国的误解。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张西平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西方职业汉学家在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西方职业汉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论语》、《孟子》和《易经》首先由传教士和汉学家翻译到西方。

张西平举了一个例子。学者王二民的《中国文学西译书目》共收译者1219人,西方汉学家占译者总数的95.4%,其中西方专业汉学家占译者人数的大多数。没有这个群体的努力,西方文化思想界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陶又廷,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副教授,中国艺术史博士。他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17世纪中国艺术史的专着。最让她自豪的是,这本书挑战了西方广泛流传的一个观念,即中国是一个复制而不是创造的国家。本书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历史上从未缺席过创新者和原创性,而且也解释了这种原创性被掩盖的原因。这项研究打破了现有的刻板印象,让我们认识到中国一直是一个具有思想文化创新传统的大国。

国外的汉学热潮日益升温,目前的汉学系、孔子学院等仍无法满足需求。

奥斯曼帝国旧皇宫收藏有万余件中国青花瓷器。茶叶、馍馍、瓷器等生活必需品通过古代丝绸之路传入土耳其。土耳其安卡拉德兹大学副教授、汉学家吉莱谈论历史非常清晰,但吉莱更关注未来。未来,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教育、文化领域,将开始对世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也将彻底改变世界。

吉莱介绍,早在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就设立了汉学系,但发展缓慢,不能满足时代需要。目前,土耳其只有三所大学设有汉学和汉语系,共有三所孔子学院。虽然目前土耳其的汉语教学情况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这还远远不够。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汉办的“新汉学工程”为培养新一代土耳其汉学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印度新德里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迪伯格表示,随着中国的崛起,印度的中国研究,包括学习汉语,现在很受欢迎。 2009年,印度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在印度各邦设立一所中央大学,并在这些大学设立汉语和中国学学院。我们希望邀请更多的中国老师协助指导汉语教学。目前还存在中文图书和数据库不足、奖学金数量少等问题。

中国文学海外销售仍不理想,汉学家翻译更容易赢得读者

世界文学中中国当代作品和中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莫言、贾平凹、阿来、麦嘉等中国作家应邀出席。事实上,莫言等中国作家的大部分作品都被戈德堡等西方汉学家翻译介绍到海外。汉学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塞尔维亚汉学家安娜约万诺维奇所说,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塞尔维亚掀起了翻译阅读莫言作品的热潮,这也带动了国内读者对更多通俗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人民的兴趣。当前的生活方式兴趣。

汉学家要翻译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仅要懂汉语,还要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作家的心态,这样翻译才能生动、富有表现力。莫言举了一个例子。翻译贾平凹需要懂考证,翻译阿来需要了解植物,翻译麦贾需要熟悉二战和密码。翻译我的东西比较简单,你只需要了解20世纪60年代、1970年代的农业生产知识就可以了。

然而,尽管中国作家在海外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中国文学作品在西方的销售却一直低迷。荷兰汉学家、翻译家索菲认为,这不仅是读者认知和翻译的问题,也是中国文学本身的问题。荷兰读者对中国还很陌生,中国文学中描述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太陌生。

苏州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季进认为,中国文学在海外影响力不理想的最大原因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天然屏障。中西文学的文化传统、语言形式和叙事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文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中国人看来非常美丽动人的章节,在外国读者眼中可能会变成一本难以理解的书。因此,如何真正有效地将中国当代文学推向世界并被西方读者接受,必然是一项艰巨的使命。

在季进看来,与国家花巨资组织各种经典或经典作品的对外翻译项目相比,更有效的方式是依靠外国专业翻译家或汉学家来进行翻译。我国曾推出“熊猫系列”,翻译介绍了从古至今数百部中国文学作品。不过,该系列的大部分作品出版后就沉寂了,在西方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翻译更有效的途径是依靠外国专业翻译家或母语为西方语言的汉学家、代理人、出版商。他们独立挑选和翻译的作品可能更容易获得。深受西方读者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更多像葛浩文、杜波尼、兰世龄、白瑞文、罗鹏、杜迈克这样的译者。

日本中央大学汉学家、翻译家饭冢义德表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学永远是心灵沟通、增进理解的最佳方式。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翻译家,我能做的就是挑选中国当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原封不动地翻译出来,介绍给日本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