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热闹,大咖云集-2019上海国际文学周亮点一览(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微博)
今年8月的第十届上海书展和11月的首届上海国际童书展将为上海各年龄段的读者带来更多的图书和更多的文化活动。上海一年一度的两届书展现已落下帷幕,上海书展策划团队已开始着手明年上海书展的筹备工作。早报记者昨日从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划团队获悉,明年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题已确定为“作家与翻译家:用另一种语言”,并新增子品牌单元新增中法文学沙龙。
明年国际文学周将以翻译为主题
已举办三届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三年来提升了上海书展的文化品质和国际化程度,已成为上海书展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上海国际文学周每年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邀请国内外相关作家、学者,策划相应的主题论坛和文学对话。前三个主题分别是《文学与城市的未来》(2011年)、《图像时代的文学写作》(2012年)和今年的书评时代。
今年上海书展结束后,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划团队开始考虑明年的文学周活动。连日来,上海童书展期间,一批国内外作家、学者、出版商齐聚上海。文学周策划团队就文学周话题与他们进行了交流,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展人、作家孙甘露昨日向早报记者透露,明年第四届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题已确定为《作家与翻译家:用另一种语言》。孙甘露告诉早报记者,选择翻译作为明年上海国际文学周讨论话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上海本身就是国内图书翻译中心,一些优秀的上海出版社翻译出版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每年都有一批中国知名翻译家来参加上海国际文学周,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话题,让他们坐下来共同讨论、交流。
上海国际文学周明年的主题是“作家与翻译家:用另一种语言”。这也是有其背景的,这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文学书籍出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出海关键是翻译。所以我们希望这次主题文学周能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建议和想法。孙甘露表示,当我们讨论这个话题时,我们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看待“翻译”本身。它不仅仅是文字、文学的翻译,更是文化、观念、理念甚至价值观的翻译。通过“翻译”,中国与外界可以更多地相互了解。
明年是杜拉斯诞辰一百周年
翻译家徐军教授近日陪同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出席上海国际童书展。现已成为上海国际文学周策划成员。徐军询问,明年文学周是否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国文学单元,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策划团队最终讨论决定,在上海国际文学周上设计一个子品牌单元——中法文学沙龙,并从明年起继续举办。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作为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将于2014年3月21日至24日作为主宾城市参加巴黎图书沙龙。届时,上海将作为主宾城市参加巴黎图书沙龙。展览面积300平方米,以今日上海为主题,展示和介绍中国文化、科技、社会发展以及具有上海特色的优秀出版物。还将有15至20名上海作家参加展览。巴黎图书沙龙创办于1981年,由法国出版商协会主办,向公众开放。每年三月在法国巴黎凡尔赛门展览中心举办,为期四天。每届约有20万名读者参与,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动之一。
国际文学周表示,2014年上海书展设立中法文学沙龙也是对中法建交以及上海成为巴黎书展主宾城市的回应。作为此次沙龙的发起人和策展人,徐军教授昨天告诉早报记者,前几天与上海新闻出版局徐炯局长、阚宁辉副局长聊天时,讨论了是否可以联系上海新闻出版局的人。沙龙的形式。作家、翻译家、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如果主题是法国文学,那么沙龙是最好的形式。徐军说,按照我们的想法,这个沙龙应该有多种形式,比如分享阅读经验、交流法国文学知识、组织作家与翻译家、法国作家与中国作家的对话等。所有这些活动都以书籍为基础。媒体是图书爱好者、图书作者、图书翻译家和读者的沙龙。
明年是法国作家杜拉斯诞辰100周年。杜拉斯的书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拥有大量读者。徐军说,我想能否联系法国出版界等机构,在上海书展、国际文学周、中法文学沙龙等方面围绕杜拉斯开展一些活动?徐军教授所在的上海大学和南京大学都有深厚的法国文学研究基础。上海和南京有一批国内重要的法语翻译作家,两地出版社也出版了不少法语文学作品。这些将为沙龙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