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翻译公司 >详情

王智量翻译家简历(翻译家王智量个人生活)

发布时间:2023-12-14 11:53:38 翻译公司 703次 作者:翻译网

这是一位既是学者又是诗人的翻译家,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我从1950年起就迷恋《叶甫盖尼奥涅金》,经历过不同时期的困难时期,我的知性思考从未停止过。他反复提炼、修改,历经60年,为这部世界经典贡献了免费版和古典版两个中文译本。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经典互相磨砺,这种不断翻译的精神已成为令人难忘的遗产。他一生多次卷入人性的危险风暴,但他始终没有失去纯粹的学者风范和纯粹的诗人激情。他对过去苦难岁月的记忆与超越,他对当前浮华粗暴翻译风潮的警示,以及他晚年仍努力翻译出版《帕斯捷尔纳克诗集》,这种坚韧与独立与自我——充足散发着一种朴素而珍贵的精神品质。

今年84岁的著名翻译家王志良,在半个多世纪的翻译生涯中,始终能说出简单而火热的句子。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王志良最著名的翻译作品,但这本书也是他一生艰辛和经历的源泉。 1958年,《奥涅金》刚译成第二章时,他就被划为右派。他的单位里长期贴着一张大字报:他躺在棺材里,棺材盖上压着一本《奥涅金》。 ……文革结束后,他的译本出版了,但在接下来的30年里,王志良继续精炼每一个字、每句、每格、每韵。如今,84岁高龄的他正准备出版该译本的第三版。作为诗歌翻译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志良在获奖时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王智量翻译家简历(翻译家王智量个人生活)

王志良:笔名志良。江苏江宁人。曾任北京大学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协会理事。获得俄罗斯政府颁发的高级翻译称号和感谢状。享受政府特殊补贴。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翻译作品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尼娜》等。是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的作者。

浅谈诗歌翻译

我想成为一名先飞的翻译

南方日报记者:欧阳江河曾经说过,翻译不好会给诗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有人说,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译诗是否依然存在。我们知道,诗歌翻译的标准是诚实、传神、优雅。你怎么认为?

王志良:可信、表现、优雅的标准提出了近一个世纪。它们比较抽象,不容易掌握和实现。在我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我不会被诚实、表现力或优雅所限制。相反,我会想办法在原诗的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接近原作。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你不能自己编造出来。我们有很多诗歌翻译家,为了使诗歌符合自己的美论,结果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这是不可取的。

只是诗歌的翻译有更多的约束和要求。很难传达西方格律诗的诗性特征。比如我最喜欢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全书就有420多行。十四行诗是欧洲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学形式。普希金做了很多改变。他的十四行诗与以前不同。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传达这种差异。

南方日报:文学界普遍认为,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难翻译的。它要求译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语言翻译技巧,还要有深厚的诗歌造诣。其他人则提出了诗歌的不可译性。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王志良:一位前辈曾经说过,翻译诗歌的工作就像带着枷锁跳舞。关于翻译诗歌,黑格尔曾说过:诗歌是可以翻译的。他首先肯定了这个前提,但他也表示这不可能一下子实现。我们现在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后人也将踩着我们的肩膀再往上爬。有一天我们会取得一些进展。

关于我自己的翻译工作,一来我喜欢做这个,二来我也想做一个笨人,一个比笨鸟先飞的译者,为以后更好的翻译提供参考。

谈翻译与创作

通过翻译表达您的诗歌

南方日报记者:翻译家赵振江曾指出,我们所熟悉的1920、1930年代翻译家大多是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的人,如冰心、郑振铎、徐志摩、朱光潜等人。但现在,译者不再是诗人,这影响了诗歌翻译。你怎么认为?

王志良:确实,过去很多资深翻译家本身就是诗人。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在我一生的学习中,冯至、卞之琳、朱光潜等老一辈人都是我的老师,老师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我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翻译,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外国文学工作者。翻译好一部作品,向读者介绍一个国家的文学特色,不能只埋头于韵律和韵律;深入了解那个国家、那个历史、那个时代、那个作家的文化和文学特征。因此,你必须首先成为一名研究者,然后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目前翻译界的朋友普遍缺乏的主要是这方面的努力。

我记得20多岁的时候,我每天早上在北大都会朗读普希金的诗。我可以记住《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全部内容。通过背诵,你会感觉越背越熟悉、熟悉。进入美丽的世界。人一旦陷入这样的诗意世界,就会脱离现实。对于人来说,如果有追求,就应该这样追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我作为翻译家的经历的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喜欢诗,我爱诗,但我自己不会写,所以我借助别人的灵感,通过翻译来表达我的感受。

浅谈当前翻译行业

很难找到受过良好教育的诗歌翻译家

南方日报记者:诗人白华曾说过:今天翻译确实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多么粗暴、缺乏耐心的时代。很多译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身份进行翻译,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翻译责任,当然也没有考虑到。恭敬……我什至不想说谁的翻译更可信。你怎么认为?

王志良:我们的诗歌翻译前辈确实对诗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卞之琳老师、朱光潜老师,但他们都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几十年来,国家对翻译文学学者的待遇和版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翻译人员的报酬太低。目前诗歌翻译标准为20行1000字,最高70元。然而,翻译者必须仔细翻译20行诗,这不是一天能翻译完的。这意味着诗歌翻译的工资甚至比普通护士还要低。翻译界的朋友说,现在找翻译都很难,更不用说诗歌翻译了。想要找到一个认真负责、有修养的翻译已经很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