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翻译公司 >详情

麦琪翻译成英文(麦琪在西方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12-31 02:45:48 翻译公司 165次 作者:翻译网

从玛吉谈翻译中语言文化的排斥

张景浩

麦琪翻译成英文(麦琪在西方是什么意思)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即使在同一种语言中,固定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不能改变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习语。例如,中国政府已经将晋的十六进制改为十进制,但成语半斤八两中的八仍然是八。

不同语言之间更是相互排斥,汉语的排斥尤为典型。即使是中文的音译词也有些格格不入。除了咖啡、可可等无法翻译的词语外,可翻译的词语即使被广泛使用并收录在词典中,仍有可能被有翻译意义的词语所取代。例如,英文单词“engine”和“jeep”曾被音译为“engine”和“jeep”,被广泛使用并收录在中文词典中。但后来中国人有自己的说法,称为发动机和越野车。现在后者正在逐渐取代前者。后者不仅听起来自然,而且表达了所指事物的特征和用途,给人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

翻译中的文化问题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还常常涉及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的传统、历史、思维和表达习惯,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因为它们是代代相传的。因此,翻译所涉及的文化也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完全照搬原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甚至根本不起作用。即使它有效,也有缺点。

例如,英语中的银河系和汉语中的天河各有不同的传说。想要将银河系复制为银河系、神乳路,是完全不可行的。鳄鱼的眼泪曾被一些人称赞为鳄鱼的眼泪,但很多称赞的人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鳄鱼的眼泪意味着虚假的慈悲和虚假的同情,更何况很多人无法理解或无法理解。傅雷翻译为假眼泪,意思一目了然。如果翻译成猫哭老鼠,不仅意思一目了然,而且形象生动。 “一石二鸟”的翻译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在中文中又增加了一种表达方式,但我认为这种增加是没有意义的。汉语中固有的月亮指的是和月亮一模一样的东西,红薯、马铃薯、红薯的含义也一模一样。然而,前两者用于不同的情况。汉语的丰富程度取决于这三个词,而后三个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地域并没有给汉语增添色彩。一石打死两只鸟和一石打死两只鹰的并存,与后三者的并存类似。更何况,就形象而言,石头远不如箭,鸟远不如雕塑。 Armed to the leaves翻译为“武装到牙齿”,可以说是抄袭中的经典。确实比全副武装还要生动。但这样的例子太少了,就像肝脏长在左侧的人太少一样。此外,武装到牙齿也有其问题。虽然比全副武装更加形象,但也只能作为贬义词使用。其实,作为一个固定短语,to the trees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贬义,用来形容人的衣着。梁实秋的《远东英汉词典》(台湾远东图书1977年版),中文释义完全;完全,武装到牙齿的翻译是全副武装。厦门大学外语系《英语成语综合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中文定义是全身,从头到尾;完全,完全。两本词典都给出了“穿着皮毛和珠宝,穿着得像牙齿”的例子。翻译分别是“穿着毛皮和珠宝打扮到牙齿”和“覆盖着毛皮和珠宝”。如果把这个例子中的“to the trees”翻译成“to the trees”,可能会让人笑得掉牙。

文化还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而表达或描述物质财富的词语在翻译时往往会出现问题,因为在不同语言中看似具有对应含义的词语并不在所有情况下都对应。例如,计算机是西方的发明。英文计算机术语“menu”在我国大陆译为“菜单”。人们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难免会感到陌生,因为电脑和盘子相隔万里。现在有的词典将其译为“菜单”,不仅听起来自然,而且一目了然。台湾译为menu,也比menu好听。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把计算机英文术语“mouse”用作“鼠标”,会是怎样的效果。干红(白)酒英文一直被译为干红(白)酒。虽然喝的人很多,但如果问干是什么意思,喝的人十之八九还是不知道。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做一下研究,看看是不是真的十人九不知道。

注重效果

翻译一直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复制原文的形式和改变原文的形式,特别是当涉及到文化问题时。虽然作者将Magi翻译为圣人和东方三贤士,但我不否认它也可以翻译为Magi。不可否认,同一个词或句子由不同的人翻译,即使是具有相同指导思想的人翻译,也会出现不同但可以接受的翻译。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不同形式的翻译对读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无论是译者还是翻译理论家都将翻译效果视为一个重要问题。

早在1894年,我国的马建中就说过,译本如果能让读者获得与阅读原文同样的益处,就是好的译本。 (马建中,1894)后来傅雷说:可以认为,理想的翻译是原作者的中文文字。 (傅雷,1951) 钱钟书说:译文要忠于原著,读起来不像译文。 (钱钟书,1979) 余光中说:好的翻译应该给译文读者带来与原文给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余光中,1999)

美国的尤金奈达在其代表作《走向一门翻译科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实际对应)原则,后来又在与查尔斯泰伯合着的《翻译的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实际对应)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动态对等被改为一个更明确的术语:功能对等(效果对应)。

语言和文化的排他性决定了原文的翻译效果并不理想。理论上,直线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但在实践中,直线常常失败,因为两点之间经常存在障碍物。如果说原文和译文是两点,那么语言和文化的排他性就是这两点之间的障碍。

让我们举几个直线平移的例子,看看它们的效果。

奈达在中国结识了一位学者。这位学者曾到美国教授中国历史和艺术,并将五十首诗翻译成英文。他让奈达看看翻译出来的诗是否像诗。结果,奈达说:“我仔细研究了这些诗,其中两首在英语中是可以接受的,但其余的就没有意义,因为那些复杂的与文化相关的隐喻和明喻太容易误导了。” (奈达,2003)(我仔细读完这些诗,感觉只有两首像英语,其他的根本看不懂,因为里面用典故的神秘隐喻让人看不懂。)

《红楼梦》目前有两个完整的英文译本。一幅属于杨宪益和他的妻子格拉迪斯,另一幅属于大卫霍克斯和他的女婿约翰明福德。杨宪益老师的妻子戴乃馨在谈到这两个翻译时表示:我们的灵活性太少了。有一位我们非常敬佩的翻译家,名叫大卫霍克斯。他比我们更有创造力。我们太死板了,读者不喜欢它,因为我们更喜欢直译。 (Glade, 1980) 恐怕这句话不能简单地视为谦虚,因为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也确实更喜欢霍克斯的翻译。

梁实秋老师是著名作家。但他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并不受欢迎,因为它是直译,远不如在文坛名气小得多的朱生豪。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胜枚举。翻译读者似乎总是不喜欢不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翻译。语言和文化排斥的结果体现在读者对不符合自身语言习惯的翻译的排斥。

与上述例子相反,清末崇尚信雅的严复译的《天言论》等八本书,为西方学术进入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影响了孙中山等伟大人物。 ——森和毛泽东。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主张翻译忠实、优美。

他那个时代的西方人主要通过他流利的英文写作和流利的英文翻译来了解中国。如今,许渊冲先生所翻译的主张三德三美两种文化竞争的中国古诗词受到了西方人的高度评价。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将徐先生翻译的三十首诗列为教材。徐老师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翻译界普遍认为翻译是再创造。对此,笔者想补充一点,正是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排他性决定了翻译的再创造。笔者也认为汉语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中国学者在研究翻译时应该正视和关注汉语的排他性。如果翻译中忽视语言和文化的排他性,就会影响甚至不可能进行语言转换和文化交流。只有尊重语言之间的差异,翻译中的语言转换和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这就是翻译的辩证法,这就是翻译的规律。

(摘自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