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翻译公司 >详情

世界文化翻译成英文(翻译世界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4-01-24 01:39:10 翻译公司 636次 作者:翻译网

任继胜

最初发表于《对外通讯》2004年第9期

世界文化翻译成英文(翻译世界文化遗产)

凡是代代相传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通过翻译它们,我们的读者也能享受到这份财富。我不记得哪位学者说过,优秀的文学是属于全人类的。当然,由于语言障碍,需要翻译。因此,可以说文学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光荣的事业。几十年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翻译家、翻译家追随严复、林纾、鲁迅、瞿秋白等先驱者开辟的道路,以自己的才华和创造性劳动在文学翻译领域里辛勤耕耘。土地已耕种。

我不能说五十年来翻译了多少文学作品,也说不清有多少人翻译了文学作品,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著名的作品,以及他们的著名翻译。我们也会记住那些伟大翻译家的名字(他们确实很伟大)。比如梅毅老师翻译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仅有三十万多字的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数年轻人抄下这句人生名言,牢记在心。他们怀着蹉跎岁月的信念,奔赴战场保卫祖国;他们奔赴西北、北大荒,为了建设祖国,牺牲了青春,甚至生命。据说此译本已印刷超过380万册。这个数字说明了它的影响力和人们喜爱它的程度。你知道,在某些地方,一本书是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的。北京的一些中学至今还开设有以保罗命名的班级,可见这本书对现在年轻人的影响。

回顾50年来外国文学翻译介绍工作,我们不能不想起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独特贡献的三大丛书,即《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学丛书》与艺术理论丛书》、《马克思文论丛书》。今天40岁以上的读者可能还记得那些绿色背景、光栅封面的经典作品。这三套书是1958年中宣部领导提出的,由社会科学院负责具体工作。它汇聚了全国著名外国文学专家、学者、翻译家、出版商,共同制定规划、实施文化工程。经过专家研究和集思广益,评选出全球约200件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几乎涵盖了从古代中世纪到近代东西方所有民族的史诗、诗歌、戏剧,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完美。小说、小说中的代表作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它们基本能反映当时世界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历史进程,为后来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奠定了基础。参与翻译工作的都是我国顶尖的翻译家。由于他们渊博的学识、渊博的中外语知识以及勤奋、勤奋的工作态度,使得译文既忠实于原作,又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堪称翻译杰作。 (例如《堂吉诃德》的译者杨绛女士,精通英语和法语,但从未学过西班牙语。为了翻译好这本书,她自学了西班牙语。)这些书大多经受住了考验。 《时间的考验》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欢迎。这三套书的出版,确实开阔了中国读者的视野,提高了文化修养。对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深入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供可供借鉴的世界文化遗产。

由于当时的世界政治环境,在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我国很少引进欧美当代作品。但作为内部文艺界的参考,出版了一批黄皮书,这些书非常致力于当时外国文学的出版。作者通过对西方当代文学的跟踪研究,并与外国文学专家共同研究,精选并翻译了当时西方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由于封面是朴素的黄色,所以被称为黄皮书。其中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阿克肖诺夫的《星星的票》等。其中一些书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正式出版。

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翻译出版迎来了新的春天。因文革而停顿的三部丛书项目重新启动,多部名著的翻译工作继续进行。与此同时,翻译行业开始填补引进外国文学(如引进东方文学)的空白。过去,有些翻译作品是由专家根据原文翻译的。重译。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一些具有代表性或认知价值的当代畅销书开始被翻译介绍,受到读者的欢迎。例如,《战争风暴》被一次又一次地出版(最初也是内部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开始被系统翻译和介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精选对20世纪文坛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以小说为主。和别的。通过作品,读者可以了解20世纪的一些历史变迁、社会思潮的演变以及各国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劳伦斯、毛姆、康拉德、德莱塞、海明威、福克纳、托马斯曼、加缪、摩拉维亚等20世纪大师的优秀作品逐渐问世。 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还翻译了更多的现当代外国名著以及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戏剧、黑色幽默、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等各种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品。介绍我。读者也逐渐熟悉了萨特、辛格、贝娄、契弗、莫里森、纳博科夫、马科斯、杜拉斯、昆德拉、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博尔赫斯等国。著名作家。近现代优秀作品和代表作的翻译介绍,确实使中国读者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对世界有了更广阔的认识,对西方现代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当代外国作家的艺术风格也可供中国作家借鉴。同样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两本20世纪初西方文学经典作品被陆续翻译介绍(《尤利西斯》有两个译本)(其中一个版本是由著名乔伊斯学者金笛教授翻译的版本,另一版本由著名作家、翻译家萧干、文洁若翻译),在中国文坛引起高度关注,一些海外媒体也发表了相关报道。进入21世纪,外国文学工作者对外国当代作品的跟踪和研究更加系统,对外优秀作品的翻译和介绍也更加及时。选题、购买版权、翻译、编辑、加工、出版都更加注重时效性。这需要学者、译者、编辑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幸运的是,在上述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本世纪初出版的这套《21世纪最佳外国小说》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