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看中国翻译发展方向是什么(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看中国翻译发展方向的变化)
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最早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周朝。自翻译活动产生以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各种翻译思想或方法。这些思想包括对翻译本质和原则的理解、翻译技巧等,几乎涉及翻译领域的方方面面。为建立系统的现代翻译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始于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当时许多优秀翻译家在大量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东晋石道安首先提出“五失三难”说,并提出译文应接近原文,是直译理论的代表。唐代玄奘认为,佛经翻译的标准是既要真实,又要隐喻。追求真实意味着紧扣文本,忠实地传达文本的原意,而隐喻则需要考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事实上,从玄奘开始,中国翻译理论就提出了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翻译水平。
清末,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运论》时,提出了翻译的三大难点和忠实、优雅翻译的标准。诚、达、雅的翻译标准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国翻译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中国译者对新大亚的讨论从未结束。五四运动后,当时的学者提出文学革命,主张使用白话文。这一趋势也影响了翻译行业。胡适发出了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的号召,提倡用白话文进行翻译。瞿秋白更明确地指出,除了向中国读者介绍原文内容外,翻译对于帮助我们创造新的现代汉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当时的翻译活动担负着引进新思想、创新古汉字的重要使命。严复提出的雅标准受到广泛质疑,但“信”和“达”仍然是非常合适的翻译标准。 20世纪30年代初,翻译界掀起了一场信仰与服从之间的争论。当时,赵景深提出,宁说错,不说流利;不固执,只信不疑。鲁迅主张把“犯错”从“模糊”硬翻译为“顺从”。通过这些争论,中国翻译界对原文内容与原文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更加频繁,涉及的翻译语言种类也更加丰富。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翻译界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日趋系统,不少译者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傅雷提出翻译应该追求精神上的相似而不是形体上的相似。同时,钱钟书认为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转化。钱钟书在《林纾翻译》(1963)一文中提到,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转化。在他看来,当一部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化为另一国语言时,如果既不显露出因语言习惯差异而牵强的痕迹,又能够完全融入,就可以视为处于转化状态。保留原作的韵味。除了傅雷、钱钟书之外,当时的中国翻译界关于翻译理论的讨论还不少。有人认为采用欧洲语法更好,有人提出形式、意义和精神上的相似性,还有人认为译者应该完全遵循中心文学理论。种种命题将汉语翻译理论的研究推向了高潮。改革开放以来,更多的西方著作被引进,引进西方语言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些以语言学研究为基础的西方翻译理论丰富了中国译者对翻译的理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已进入吸收、整合和重构阶段。
随着研究翻译的方法越来越多,现代翻译理论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翻译理论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思想、新方法。金提和奈达合着的《论翻译》从语言和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的语言转换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研究理论。有的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翻译问题,有的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研究翻译问题,有的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翻译问题。 1989年,谭再熙发表《必须建立翻译学》,明确指出翻译与翻译学应该区别开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文章指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过程。它主要是一种技术。 ……但是,以翻译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应该被视为科学……。翻译学是由多种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其使命是揭示翻译过程的客观规律,探索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相,为实际翻译工作提供行动指导。从此,中国翻译界形成了一个共识: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学术、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翻译研究本身应该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体系,应该从系统和理论的角度来审视翻译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从东汉开始,中国在近两千多年的翻译实践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体系。该体系主要立足于指导实际翻译实践,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然而,纵观我国各个时期的翻译研究,不难看出,我国的翻译理论体系仍然不完善,存在研究对象比较单一、仅限于翻译活动本身的问题。近年来,翻译界加强了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引用和介绍。如何将西方语言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翻译研究结合起来,建立较为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的翻译理论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加强翻译理论的系统研究
翻译理论研究的目标是构建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即翻译学学科。翻译研究可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两部分。 内章(内部研究)是本体论研究,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内容,如翻译的基本理论模型、翻译的本质、原则、标准、翻译的思维方式、可译性问题、翻译等方法论(直译、意译、音译等)、翻译程序论、翻译美学、翻译艺术、风格、技巧等。外部研究(external Research)研究翻译与外界的关系,如翻译的立场等。翻译学在一个跨学科的网络中,翻译哲学、社会学、文化、语言学、心理学等之间的关系,也包括翻译教学和翻译批评。建设、翻译队伍建设、翻译人才培养、翻译参考书和教材编写、中外专家合作问题研究等(1998年,《中国翻译》)。翻译理论研究应该客观、全面、系统。笔者认为,对翻译研究进行系统研究将是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
(二)加强翻译理论的传承研究
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翻译历史和大量的翻译实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翻译理论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因此,现代汉语翻译理论应该有其传统的继承性。
我国许多翻译家的著作中都记载了许多精湛的翻译技巧。玄奘在翻译佛经时,巧妙地运用了增、删、变、减等技巧。这些技巧在我们当前的翻译实践中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认真、系统地挖掘和整理历代精彩文章的翻译理论文献,将是中国翻译界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我们必须赋予这些历史宝贵财富新的时代内涵,将这些理论与当代翻译实践相结合,与西方语言学理论相融合。笔者相信,这些理论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三)加强翻译理论参考研究
近年来,西方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理论也被运用到翻译理论的研究中。奈达的《论翻译》、《语言与翻译》、《语言、文化与翻译》、英国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与技术》、加拿大凯利的《西方翻译理论史与翻译实践》等一一介绍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毕竟国外翻译理论研究更多地关注非汉语语言。我们必须看到语言之间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和翻译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西方翻译理论是建立在印度语系的语言转换基础上的,这对我们翻译理论研究来说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但汉印语系汉藏语序的转换必然有其特殊性。
因此,中国翻译研究应吸收传统翻译理论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语言学和翻译理论,兼收并蓄,更加注重差异化研究。笔者认为,这将是现代汉语翻译理论发展的关键。方向和趋势。
【参考】
[1]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 刘宓庆. 《当代新翻译理论》。中国国际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罗新章. 《翻译集》。商务印书馆,1984。
[4]谭在熙. 《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2004。
[5]张南峰. 《中西翻译批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奈达. “语言、文化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7] 埃德温根茨勒。 《当代翻译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