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人才缺口(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
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将于今年8月2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等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翻译精英齐聚上海,共同探讨翻译文化、翻译行业、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这是自1953年国际翻译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乃至亚洲举办的国际翻译盛会,有人称之为翻译奥运会。
日前,记者就本次翻译大会成果、中国翻译人才现状及培养等问题,对国际翻译联合会第一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友义进行了专访。以及其他问题。
黄友仪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官员,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翻译活动人士之一。是他把中国翻译协会带上了国际翻译联合会的舞台。也正是他和他的团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际翻译联合会专家学者的掌声,使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
黄友义自2002年起担任国际翻译家联合会理事。2005年,他在第十七届世界翻译大会上首次当选为国际翻译家联合会副主席。他是我国乃至亚洲第一位当选国际翻译联合会理事会高级领导人的翻译家。在这次翻译大会上,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和管理能力,再次当选为国际翻译联合会第一副主席。
翻译大会让外国同行重新认识中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始终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沟通的桥梁。中国第一次翻译热潮发生在东汉至唐宋时期,主要是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又掀起科技文献翻译热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盛行的西学翻译,开辟了中外文化世界和思想交流的新篇章。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翻译业掀起了又一个高潮。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中国克服重重障碍,首次站在国际翻译舞台上。
黄友义表示,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能够在奥运年举办,这说明中国在世界翻译舞台上有自己的地位。世界各地的翻译界精英都愿意在奥运会之前来到中国,与中国同行共同探讨翻译和奥运翻译的话题。
本次会议不仅参会人数再创新高,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超过历届会议。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的四位主讲嘉宾中有两位来自国外。一位是联合国负责大会和会议管理事务的助理秘书长约翰内斯曼加沙,另一位是欧洲委员会翻译总司司长卡尔。约翰洛斯,这是以前无法被邀请参加世界翻译大会的人。这次他们主动参加会议,足以说明这次会议的分量和重要性。
黄友义表示,参加本次会议的600名外方代表中,90%以上是首次来华。来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自己的媒体,很多人对中国显得陌生甚至有偏见。而此次他们亲自来到中国,与中国翻译专业人士、翻译会议志愿者以及上海市民进行接触,特别是在奥运会前后参观了北京、西安、苏州、桂林、拉萨等地后,他们感到非常高兴。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当翻译大会将最佳网站奖颁发给德国翻译协会时,该协会负责人在讲话中并未详细阐述获奖的兴奋之情。相反,他对他所看到的中国人民的热情和才华表示感谢。笑容和中国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赞扬……这也让黄友义感到惊讶。
由于黄友义在国际翻译联合会工作了6年,对国际翻译联合会的内部运作了如指掌。他知道德国翻译协会是欧洲很大的翻译协会。德国翻译协会的主流意见是不赞成与亚洲翻译协会发展关系。他们在国际翻译联合会的领导层中不尊重亚洲人,包括日本人和韩国人。或者中国人不感兴趣。他们内部更有不和谐的声音说,如果国际翻译联合会领导层中有亚洲人,他们干脆退出,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翻译组织。这个组织的负责人在上海的讲台上,当着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精英的面,对中国赞不绝口。这必须归功于他的中国之行,这让他对中国有了深刻的了解。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黄友义强调:通过会议的交流,我们还有机会了解到国际翻译界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比如译者的专业培训、翻译标准化、翻译协会如何运作和发展等。这对于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翻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将具有长远意义。
翻译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与世界接轨,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需要与世界交流,越来越多寻求创新变革的中国人需要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要实现这一目标,翻译处于跨文化交流的最前沿。如此巨大的市场、如此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翻译人才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市场的需求?黄友义觉得这个话题很沉重。
他说,不久前,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专业翻译人员超过4万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专业翻译公司超过3000家。然而,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高达90%。市场上的高水平翻译人员仅占总数的5%左右。翻译能力的薄弱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急需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尤其是真正合格的高级汉英翻译人才不足百人,高级汉英翻译人才严重短缺,会导致文化赤字。
全球化进程导致翻译量急剧增加,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过去不需要翻译的东西现在需要,过去不需要翻译的东西现在需要。尤其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料翻译成外文。国际上公认,将母语翻译成外语是困难的。中文翻译译员难找已成为中国各界面临的突出问题。
社会上有人说,中国会说外语的人那么多,为什么还缺翻译员呢?是的,与10年前相比,会说外语的人确实多了很多,但社会也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从国家之间的交往,到企业之间的贸易,以及涉外酒店、旅游景点等,处处都需要翻译。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供应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中外高层交往,更需要真正专业的翻译。专业翻译人才中最缺乏的是具有中外译定稿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个问题不是三两年就能解决的。
说到这里,黄友义转移了话题,露出了几分欣喜之色。他说:最近听到了好消息。国务院学位办将在15所开设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基础上,新增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适用型翻译人才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
加强短期培训缓解市场需求压力
俗话说:十年树成,一百年树人。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光靠十几所大学的培养恐怕很难解决燃眉之急。而且,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记者询问是否有更快更好的办法缓解当前翻译人才需求压力?
黄友义认为,目前有效的办法是将学校培训与短期社会培训相结合。高校专业硕士培养无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正规的途径。但仅靠这种方式并不能满足当前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短期培训和派出相关人员出国留学成为一些部门培养翻译人才的补充措施。
近年来,中国翻译协会利用每年暑假,为青年教师、社会翻译和部分研究生开设实践能力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授课;中国外文出版集团教育培训中心还为全国新闻出版界人士以及国资委所属大型国有企业涉外人员举办多期翻译培训班。此外,还有不少单位选送一些具有良好外语能力的青少年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或澳大利亚等国家深造。这也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
除了长期和短期的培训外,黄友义还非常重视翻译实践。他说:用人单位要大胆使用会说外语的人,不应该因为翻译水平不达标而拒绝让他们使用。翻译是一项需要技巧的工作,最好、最快的提高方法就是通过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翻译理论方面的书籍。老翻译家的经验有利于年轻翻译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快速提高。
翻译人才的社会地位亟待改变
黄友义表示,目前国内翻译领域35岁至50岁的人才紧缺,而这个年龄段的能讲外语的人才很多。记者问:他们去哪儿了?黄友义的回答有点悲伤:他们都已经从翻译领域消失了。有的转行经商,有的去了外企。为什么是这样?治疗跟不上。译者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价值远没有得到我们社会的真正认可,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善,即使培养出人才,翻译行业也留不住。他认为,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
翻译大会上播放了一段短片,题为《如果没有翻译》,让人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翻译,我们今天的社会将会是怎样的混乱。知识无法交流,国际合同无法签订,先进技术无法在国际上借鉴,甚至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甚至战争。
作为翻译行业的佼佼者,黄友义对目前国内高级翻译人才的流失颇感焦虑。他说:没有翻译,就意味着与世隔绝,但有多少人会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呢?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尊重知识的地方。有些人因为自己的知识有限,没有认识到某一领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快速发展的今天的中国,翻译行业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翻译人员特别是高级翻译人员还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这就导致了今天翻译人才的大量流失。
社会上有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即懂外语的人可以翻译。这是一个误解。如果不消除这种误解,专业翻译的价值就永远无法真正实现。我认为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再到各界人士都需要提高对翻译作用的认识。如果大家达成共识,认为这些人才缺一不可,那么自然就有了解决办法。现在一些部门和单位采取了专项补贴的方式,试图留住翻译人才。此外,许多私营企业在聘用翻译人员时充分考虑薪酬问题,因为他们知道翻译工作与公司的未来价值挂钩。但这才刚刚开始。
国际翻译联合会志愿者
据中国翻译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国际翻译联合会大会举行新一届执行委员会和新一届理事选举时,黄友义和南非翻译协会主席玛丽安博尔斯均全票当选。大家都认为黄友义是董事长的理所当然的人选,但他却选择继续担任副董事长。
当记者提到这个话题时,黄友义回答说,中国人担任国际翻译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对于提高中国翻译行业的形象和知名度、促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将产生积极作用。另外,国际翻译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制定工作计划和游戏规则,中国也可以参与,这对中国的民族翻译事业也有利。他没有接受国际翻译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位。这主要是时间问题。
我们都是从事国际翻译联合会工作的业余爱好者。每天下班后或周末必须处理数百封电子邮件。一件事情必须在国际翻译联合会17位理事之间进行多轮讨论。有些事情还需要与各个协会进行调查和讨论,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我成为主席,我将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我将承担更多的责任,花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作为主席,我还要代表国际翻译联合会参加世界各地的许多会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几大洲的区域会议。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黄友义还谦虚地说,国际翻译联合会内部,工作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历任主席至少懂得三四种外语,一些欧洲执行委员会成员懂得五六种外语。他们的优势就更大了。如果你只会英语而不能用其他语言交流,你的工作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缺点。我认为我作为第一副主席参与国际翻译联合会的工作比担任主席更合适。
国际翻译联合会所有执行委员会成员和理事的工作都是自愿行为,只有奉献,没有回报。黄友义是目前国内紧缺的高级汉英翻译。而且,翻译是他的最爱,请他翻译的人络绎不绝。本来,他可以在工作之余从事自己喜欢的翻译工作,但他选择全身心投入国家的翻译事业,成为国际翻译联合会的一名无私志愿者。
黄友义表示,虽然过去几年他在国际翻译联合会服务了很多时间,但他很高兴看到中国翻译行业在国际翻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他觉得自己的志愿者工作没有白费,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