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辅翻译实训总结(机辅翻译的基本模块)
随着全国MTI 2017年度会员十周年大会于4月15日在同济大学落下帷幕,第20届上海翻译技术沙龙于4月16日上午在充满春意的上海外音音像出版社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技术人员齐聚一堂,畅谈CAT教学,探讨课程设计,分享翻译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捷和美妙境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五位技术天才齐心协力,精彩演绎CAT技术教学。智慧的火花不断碰撞、迸发,让在场的每一位技术人员对CAT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
姜成:基于真实项目的CAT课程教学
上海理工大学姜成老师带头主讲。在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和现有实验条件后,蒋老师分享了将真实翻译项目案例应用于CAT教学的具体方法。他从分析CAT模拟教材的优缺点入手,一一展示了多个真实的翻译项目案例,从复杂文本格式、字数统计、引文、文本标记处理等具体问题的处理,到讲解这种较为抽象的术语的自动使用以及使用多种不同的CAT工具进行对齐和术语提取操作,以及人们对机器翻译结果的理解等都说明了将真实翻译项目应用于CAT教学的优势。他认为,以真实翻译项目为导向的CAT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CAT的兴趣,培养学生在具体翻译实践活动中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他幽默生动的演讲真实再现了上海理工大学的CAT课堂,让人感受到教学生利用CAT技术快速高效地完成翻译项目是多么快乐和充实!
关新超:教与不教的CAT教学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的管新超老师被公认为语料大神。他通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教与不教的CAT教学理念。他根据师生对CAT的掌握程度不同,指出了应用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学的前提条件是: 1、学生对CAT 的敏感性较弱; 2、教师完全掌握CAT 技术。不教学的前提是: 1.学生对CAT的敏感度要加强2.此时教师相对被动,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需要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学习CAT技术应注重技术的集成,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和解决复杂、新兴问题的能力。 CAT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将人的技能和技能融为一体,并配备扎实的工具(熟练的CAT技术)来帮助他们的翻译。教与不教,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对立面,在管老师的教学实践中却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让人感受到教的最高境界是教而不教。
崔其亮:问题驱动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教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崔其亮博士兼任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副主任。崔老师首先介绍了他个人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三个阶段:1. 2009-2012年,技术驱动的工具教学2. 2012-2016年,标准驱动的案例教学3. 2016-2017年,问题驱动的实验教学。他总结了教师在CAT教学中经常面临的困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他认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崔老师以自己的实验教学为例,展示了学生探索性实验学习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验报告。最后他总结了CAT课程的教学三部曲:案例设计、课前任务布置;课堂上的指导、提示、探索、示范;并进行课后总结和报告。教师要从教师向教练员转变,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崔老师一边教学一边研究,将技术应用和项目实践几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让技术人员油然而生对他的敬佩。
韩林涛: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分享
北京语言大学韩林涛老师以其诚实、坦诚的演讲风格将本次沙龙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演讲主题分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和利用计算机技术支持翻译教学两部分。对于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韩老师认为,能够真正促进学校翻译实践和校企合作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解决方案还很不完善。根本原因是能够承担真正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师太少。他认为,通过学生录制在线课程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谈到利用计算机技术支持翻译教学时,他认为教育需要教育技术支持,翻译也需要翻译教育技术支持。因此,目前辅助翻译教学的平台有两个:STIMOOC和CATS(智能翻译教学)。翻译教学系统)。最后,韩老师总结道,未来十年翻译硕士教育必须向技术综合化、数据结构化、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他坦诚地谈了自己对MTI课程考核标准的看法。 80后的韩老师,直率、可爱、充满激情。他指出了当前CAT课程教学中的痛点,令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原院长柴明轩教授频频点头。
王华树: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技术教学
最后一位嘉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王华树博士。他本人可谓复合型人才的代表。他的本科学位是英语,硕士学位是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工程),博士学位是翻译技术。多年来,王华树博士经历过翻译、审稿、项目经理、本地化工程师等多个行业角色。这些让他更好地理解了翻译工作的内涵,尤其是技术驱动时代现代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这也让他认识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差距。他的演讲涵盖了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语言服务行业的技术应用、翻译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翻译技术教学的思考。
以51job发布的翻译相关岗位要求为例。翻译、校对和项目管理都需要熟练掌握CAT 工具。华为要求翻译人员具备本地化、国际化、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通过国际知名语言服务公司SDL从翻译到本地化、项目管理、国际咨询、国际营销、舆情监测等业务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小翻译到大翻译到语言服务的演变。面对新的变化,现代语言服务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多元化,仅仅一门CAT课程是不够的。王华树规划了未来翻译技术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语料库与翻译、翻译技术与实践、术语管理、机器翻译与译后编辑、技术文档写作、翻译与本地化项目管理、多媒体翻译、国际化以及本地化、本地化桌面出版等等。最后,王老师分析了语言服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当前翻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大数据时代,翻译技术成为翻译从业者不可避免的命运,翻译技术在语言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智能技术以其基础作用,将深度融入外语和翻译教学中。翻译技术已成为翻译研究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他呼吁教育工作者关注不断出现的语言技术新现象,加强翻译技术和教学研究。
近年来,王华书老师根据行业实践和翻译教学实践,与学术界和工业界同仁共同编写了六本相关翻译技术教程。目前,他正在主编《翻译技术教程》,这是由学术界和工业界十多位CAT技术专家共同创作的力作。该书将于今年7月由国外电化教育出版社隆重出版。
嘉宾问答
本次活动由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和同济大学李梅教授共同主持。
上海迪慈尚兆发经理:对于一个涉及多人的翻译项目,如何培养项目中涉及到的沟通能力以及项目内容、流程管理等能力?
江成: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将这些内容嵌入到CAT课程的相关环节中。
柴明军:如何统计MTI学生使用CAT工具的实际操作情况?
李梅教授:以同济大学MTI专业翻译工作坊课程为例。一方面可以通过KPI来衡量。另一方面,期末考试可以通过翻译项目的完成情况来判断学生操作CAT工具的效率。效率越高,平日花在CAT上的时间就越多。
韩林涛:如果关老师很红,被别的学校挖走,关老师现在所在学校的CAT教学和工作会不会崩溃?
关新超:我在学校工作时间长了,学校不再考核我了,所以不用担心被挖走。不过,他强调,无论哪所学校的老师,只要有大量关于CAT教学的能力和知识,就会很受欢迎。
有哪些关于CAT教学的参考书推荐?
管新超:王化树、崔其良等老师出版了很多相关书籍可供参考。这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教学理念来选择参考书。如果你想讲语料库,可以参考他和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刚刚出版的专着《语料库与翻译》,因为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制作语料库,如何利用语料库进行翻译和教学等等,他们已经实践了很多年。总结。近日,王华树老师主编,带领十几位国内高校和行业翻译技术领域专家撰写的《翻译技术教程》即将由国外电教教育出版社隆重出版七月按。应该是一本值得作为CAT教学参考书的书。
由于课程教师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开设CAT课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CAT教师的发展呢?
关新超:即使是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高质量的语料库来提高很多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
陶友兰:只要跟技术大师学,就没有学不到的东西。今后CAT将与人们常用的微信、PPT一样。这是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能力。通过实际项目学习技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资源引入课堂,与教学成果结合起来,会很好。涉及到语料比对请请天猫商城;关于语料库的建设和使用,请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进行课堂讲授。
李梅:我们可以开阔思路,开阔视野。环顾四周,看看是否有资源可供开发。比如,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电子教室任教的龚老师,拥有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目前,我已加入CAT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语言背景的教师如果认为自己的技能不够好,就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而停止学习。你应该主动学习,不要害怕技术。只要用心,每个人都能学好。
由于时间有限,技术人员不得不停止提问,留下一些遗憾,直到下一次沙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原上海科技翻译学会会长左飚教授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仍然饶有兴趣地聆听专家讲座。台下几位白发老人认真听讲,并做笔记。他们的学习精神和对翻译技术知识的强烈渴求深深感染了年轻的技术人员。
收获与情感共存,科技与人文共舞
@崔其亮-国际贸易大学崔老师演示的测试报告步骤为MTI毕业生撰写实用报告提供了绝佳的范本。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值得效仿。观众中,我校实验室的龚老师深受启发,他一直规划的实验教学有了方向。福利:崔老师将发表他带领学生进行的《海事技术员》的实验报告,敬请期待!
@崔其亮-国际贸易大学?我特别欣赏您的三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您的报告看来,翻译技术的教学和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为那些一边教学一边科研的老师们点赞!
@汉林太-北语你的演讲太酷了!你的问题立刻引起了热议,并获得了无数粉丝。下次我一定要再来!
谢谢各位老师。今天有很多信息。它充满了有用的信息。我正在慢慢消化它。
@all 今天上午的沙龙活动汇聚了来自北方、上海、中国的大神们的精彩分享。机会难得,陶老师的主持也很棒!感谢李梅老师的组织!
@all 谢谢您的支持!我利用百忙之中参加了昨天上午在上海外国音像出版社举办的沙龙活动。昨天真是大咖云集,嘉宾们的介绍也很精彩。收获是巨大的!遗憾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客人充分互动。王启华带领的沙龙宣传团队正在抓紧撰写报道,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