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的关系(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的联系)
一、简介
这里我们先明确一下,本文要讲的是本科翻译教材建设。目前许多翻译教材总是在序言中注明本教材适合各类翻译学习者,这是不恰当的,往往给人商业意图的印象。因为,在翻译教材建设中,首先要明确翻译教学的对象和目的。翻译教学的目的必须更加细化。在这方面,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笔者根据功能翻译观和当前我国翻译教材建设和翻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 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派主要包括: Katharina Reiss 的翻译批评功能范畴、Hans Vermeer 的目的论及超越理论、Justa HolzMattari 的翻译行动理论、Christiane Nord 的忠诚原则以及其他关于译者培训中使用的功能方法论的著作。
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在特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将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翻译的成功取决于预期目的的完成,强调翻译目的的完整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众多翻译形式中的一种。因此,他们提出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就是目的规则。维米尔认为,目的法则是: 每个文本都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产生的,并且应该服务于该目的。翻译的接受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口译、口语和写作必须使您的文本适合想要使用它的人,并且以想要使用它的人希望它发挥作用的方式。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这些规律来源于翻译的要求,是由发起者(也许也是译者本人)给出的。翻译要求指定需要何种类型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它只是一个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针对目标受众的,功能策略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三、当前翻译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建议
3.1 缺乏背景
我国传统翻译教材的理论基础基本继承了传统翻译理论,在编排上有结构语言学的痕迹,即从词到句再到章节的翻译。更不恰当的是,大部分翻译引文都没有上下文。这样,忠实体现传统的翻译标准就更加困难了。我们只能遵循别人给出的翻译,最多可以添加一些主观评论。因为译者往往甚至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道其用途是什么,尤其是那些翻译单个单词和句子的人。翻译实践中的主要问题是理解问题和表达问题。当然,学生本身语言水平也有问题,但教材的翻译也难辞其咎。提供背景知识是当前翻译教材最需要做的,这也是传统翻译教材最大的问题。事实上,学生的误译往往是由于对背景知识缺乏了解而造成的。
此外,传统翻译教材严重忽视了文本以外的因素对翻译的作用。功能翻译理论特别提出翻译训练应从口译开始,然后是笔译,让学生了解文本以外的因素对于达到目的的重要性。功能主义者还区分翻译行为和翻译。他们认为,翻译行动是指译者所做的一切,而翻译是指译者在翻译文本时所做的一切。由此可见,翻译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内部。翻译教材必须提供文本之外更多的翻译帮助。
目前翻译教材应用不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中都含有英汉对比。教师很难在已有参考译文的情况下教授练习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也经常发现很难决定是对参考翻译进行评论还是提供其他参考翻译?两者都相当困难。参考翻译通常是著名作家经过深思熟虑的作品。能提供能够与他们抗衡甚至超越的作品并不容易!另外,教材的翻译例子往往选自某些文学作品,有的教材根本没有标明出处,教师也没有选择。给学生提供任何背景知识往往会导致翻译评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些教师只用一两本带参考译文的教材进行批判性教学,没有任何背景资料,尤其是英汉翻译。翻译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常常可以根据自己的语感进行教学。我不知道这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评论。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为翻译练习提供背景知识(如文学作品的作者、选自哪部作品等),并为翻译练习提供背景知识。单句式最好有上下文,以便译者能把握作者的意图,否则很难判断翻译的语言意思是否正确。
3.2 翻译目的不明确
功能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涉及发起者(真正需要翻译的人)、委托者(允许译者为某种目的和特定接受者产生译文的人)和原文制作者(来源)。 -文本)。生产者,往往只是间接参与,只提供原文的特征)、译者(可以认为是目的文化文本生产者,表达原文化传播者的交际意图)、目的文本使用者(目的文本使用者) )、翻译接收者(目标文本接收者)、翻译接收者(targettextaddressee,翻译的接收者,是产生翻译的决定因素)。接收者是文本的预期接收者,而接收者是实际阅读或收听所产生的文本的人。传统的翻译教材只考虑作者和译者两个方面,要求译者成为作者的奴隶。近年来,翻译理论界提倡翻译应考虑读者,但这在大多数教科书中并未得到体现。当然,课堂翻译教学不可能像功能翻译学派想象的那么复杂。在课堂上,教师是翻译的发起者、委托者、翻译的使用者、翻译的接受者、翻译的接受者等,而学生则是翻译者、翻译的使用者、翻译的接受者、翻译的接受者等。学生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此时,教材的编写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才是使用教材的师生翻译的真正发起者。可以想象,教材的编写者对于翻译目的的实现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教材中的引文大多来自文学作品,这违背了目的性原则。徐振中提出,要根据不同层次高等教育机构(如本科、专科、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职业院校)改变目前的混乱局面。地位。 (Murray, 1999: 39) 文学翻译中一味追求忠实、流畅,往往在实际翻译实践中限制了学生的翻译自主性,也纵容了学生未能了解目的语文化、检验译文的可接受性。对此,功能翻译理论似乎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他们认为,职业培训,尤其是大学层面的培训,应该让受训者从一些文本样本和翻译任务中获得洞察力和规律性,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他们以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其他文本或其他翻译中。任务中。
根据诺德提出的忠诚原则,客户和译者通常可以协商目的。然而,作为翻译者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道德意识才能完成翻译的目的。
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是很欠缺的,具体体现在:把字典释义不加阐述地放入翻译中,没有对原文和原作的背景进行研究,进行了敷衍的翻译练习,甚至抄袭。别人的工作。当然,这里也有教材的问题。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毫无目的地进行翻译,这与我们现行教材的编写密切相关。
3.3 传统翻译教材提出的忠实、流畅的翻译标准不利于正确评价翻译错误。
由于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大学翻译培训部门,各种功能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评价性或规范性,根据翻译在文化情境中的功能来评价翻译的价值。从事翻译培训的功能学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关注语言以外的语用或文化方面,强调翻译能力的特殊性而不是语言熟练程度。 Nord(1997: 74)也指出,如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使目标受众实现某种功能,那么任何阻碍这一目的实现的行为都是翻译错误。
基于此,我们认为传统翻译教材所提出的忠实、流畅的翻译标准必须在翻译质量问题上重新审视。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从教学角度来看,翻译问题可以分为语用问题、文化问题或文本特定问题。根据翻译错误的功能性定义,译者的词汇和语法翻译错误只要不影响理解,都是可以接受的。
语用翻译问题是由原文和译文的情况差异引起的,可以通过检查外部因素(发送者、接收者、媒介、时间、地点、动机和文本功能)来识别。由于每项翻译任务都存在语用翻译问题,无论涉及何种语言和文化,也无论翻译过程的方向(译入还是译出),这些问题都是译员培训初期需要处理的最重要问题。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习惯、标准和惯例。文化翻译问题是由两种文化中指导语言和非语言行为的标准和惯例的差异引起的。两种语言之间不同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也会造成翻译问题。处理功能翻译问题,首先要解决语用问题,然后是约定问题,最后是语言文本的表层结构问题。
传统翻译教材一般将翻译问题分为两类:不忠实和不流畅。因此,忠实、流畅就成为评价翻译的标准。这两个标准不仅抽象,而且往往脱离实际。今天我们的大部分教科书都谈到了一些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的翻译技巧。例如,词性转换。事实上,人们在翻译的时候,很少会考虑某个词应该用哪个词性来翻译。这就必须引起翻译教材编写者的思考,以改进翻译教材的建设。
4。结论
我们认为,在编写翻译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具体的翻译要求。引文必须给出尽可能多的上下文。引文的选择必须考虑文本的功能。理论教学只能依靠教师在教学语录时进行理论渗透并加以重视。文化教学和翻译协议的作用。
翻译教材的编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质量直接涉及到翻译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引起翻译界人士的足够重视。
本文得益于冯志林教授的精心修改,在此表示感谢。
第:章
[1] 穆雷.我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钟伟和,钟宇。德语功能翻译理论[J].汉译,1999(3): 47-49。
[3]克里斯蒂安诺德.翻译为有目的的A c2 tivity:功能主义方法解释[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