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和神性分别是什么意思(人性与神性是谁提出来的)
[摘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在西方宗教禁欲主义的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作品中对神职人员爱情的描述中,存在着人性与神性的斗争。本文试图从三部作品来解读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爱;人性;神;反抗;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丽的情感之一。爱情与浪漫的禁欲主义一直在苦苦斗争,即人性与神性的斗争。虽然这样的碰撞是悲惨的。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探讨《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中笼罩在宗教统治之下的爱情悲剧。
一、扭曲变态的爱情——人性的悲剧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描绘的克洛德副主教一直被视为邪恶势力的代表和人们鞭挞的对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他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不难发现他不仅有牧师的虚伪,还有人性被压抑的悲哀。 14世纪末的整个欧洲,资产阶级发起了人文主义运动,直接攻击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幸福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有着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纯粹生活,控制着自己的各种欲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直到他在巴黎街头看到埃斯梅拉达跳舞,人们的意识才觉醒。他被这浓浓的爱所折磨着,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都在承受着比死亡的力量还要强大的折磨。作为一名牧师,这是令人愤慨的。但执事也是人,宗教知识并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人,他也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爱。基于这样的爱,他感到不满足,发出了人性的呐喊:男人爱上女人毕竟不是他的错。
然而,正是因为他所要求的那种爱是他所代表的权力和环境所不允许的,所以它的表达方式是扭曲和畸形的。一个人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消除集中在自己处境中的一切不人道的生存条件,但背负十字架的大执事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和意识。一方面,他痛恨宗教的非人性,另一方面,他内心也激起了对自身人性要求的痛恨。他极力将这两种仇恨混合在一起,他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疯子。于是,当他无法恋爱时,他便策划了一系列阴谋,绑架艾斯梅拉达并陷害她,直到她被送上绞刑架。受到人性和神性双重压迫的克洛德,最终也在他布下的宗教网中被毁灭。雨果曾宣称:人人生而善良、纯洁、公正和诚实。如果他的心变冷,那是因为有人熄灭了他的火焰……正是教会权力的非人性,决定了克洛德畸形而可怕的爱情观,导致了他为了人性而丧失人性的追求。
2.带着愧疚和自责的爱——悲惨的境遇
与克劳德的悲剧不同,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描述了海丝特白兰与牧师阿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可以说是处境艰难、艰难。这部作品以严酷的清教徒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殖民时期为背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犯了通奸罪,拒绝向同伙坦白。她被清教徒政权囚禁,一生都穿着耻辱的猩红色。 “A”一词被展示给公众(“A”一词是英语“Adultery”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一个劝世人的活标本,却遭到人们的鄙视和抛弃。海丝特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但她嫁给了一个年老畸形的丈夫。她感受不到爱。丈夫失踪后,年轻的牧师丁梅斯代尔闯入了她孤独的生活。她爱上了他。操了牧师。追求纯洁的爱情,向往幸福的生活,是一个活着的女人的生命权利和合理要求。然而她却受到清教徒政权的惩罚,一生在公共场合佩戴红字。丁梅斯代尔是一位知识渊博、有前途的老师,他很早就立下了投身宗教的志向。然而,虽然简朴的教会生活和僵化的教条暂时禁锢了丁梅斯代尔这样虔诚信徒的心,但当他们看到那修长的身躯、完整优雅的容貌、乌黑茂密的头发时,却焕发着阳光的光芒。海丝特看她脸色,除了水润的肤色和端正美丽的五官外,还有精致的眉毛和深邃的黑眸,他的人性复活了,最终战胜了神性,海丝特与海丝特,但宗教精神却像鸦片一样毒害了他的灵魂。他心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已经扼杀了他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他认为自己与海丝特的爱情关系违反了神圣的法律。他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应该受到惩罚,但他不敢公开承担自己的责任。他害怕在公共场合和海丝特一起佩戴红字,他也害怕上帝不会原谅他。为了悔罪,他在密室里用带血的鞭子抽打自己,不断地折磨自己。他的良心根本得不到平静。可怜的牧师饱受身体疾病和灵魂极度困扰的折磨,同时他也让自己的宿敌任由他摆布。但此时,他在神圣的地位上获得了辉煌的名声,却让他陷入了无尽痛苦的深渊。他几乎失去了理智,他的精神始终处于罪恶的痛苦和徒劳的悔恨之中。期间,他的灵魂受到折磨,最终身心俱疲,成为宗教毒害的受害者。
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处境,我们可以看到两颗破碎的心在痛苦中呻吟,在绝望中挣扎。丁梅斯代尔在头顶上空又掀起了一场无法控制的悲剧。暴风雨,海丝特内心的迷茫、怀疑和疯狂也让她头顶的天空变得阴暗。内心世界的困境和外部环境注定了他们的悲惨结局。
3、执着与偷猎的爱情——悲剧结局
正如黑格尔所说:欲望是人的本性,具有原始本能的特征。欲望是活跃的、焦躁的,本质上不满足于现状。 1977年,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卡洛在美国出版了小说《荆棘鸟》。小说一出版就引起轰动,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男主角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个感性的男人,他无法熄灭自己的激情,无法不爱着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他曾经想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牧师,而是一个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和丁梅斯代尔一样,他无法摆脱对权力和爱情的强烈渴望。富翁玛丽卡森去世后,将财产留给了罗马天主教会,条件是教会必须欣赏拉尔夫神父的价值。当他发挥自己的才能时,上帝与欲望、权力和爱之间的激烈斗争在他身上展开。占据他全身心的,是神性与人性的战斗。对于他来说,双方都是密不可分的,放弃任何一方都是不可能的。是痛苦还是毁灭……最终,神性战胜了人性,他抛弃了梅吉,尽管他深爱着她。小说中,梅吉形象最迷人、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坚定不移的忠诚。就像海丝特白兰一样,爱情给她带来了太多的痛苦,但她依然执着地爱着。她说:我是为他而生,只为他。她非常想念他并等待了很长时间。从青春到白发,痴情不改,无怨无悔。为此,她无所畏惧地闯入宗教禁区,与上帝争夺拉尔夫。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起爱情案例不同,拉尔夫和梅吉毕竟度过了难忘的两天。深秋是梅特克岛的旅游淡季。在朋友的帮助下,拉尔夫来看望独自在这里养伤的梅吉。此时,拉尔夫正在进行一场痛苦的斗争,以保持自己的灵魂完美。长期被意志压抑的愿望消失了,一生的努力瞬间瓦解。所以在20世纪的伊甸园里,亚当吃了禁果。结果他否认了神,认为神只是一个骗局。一个幽灵,一个小丑。两天的欢乐也让梅吉从上帝那里偷走了拉尔夫。尽管天主教会如此嚣张,上帝如此威严圣洁,她却以骄傲的力量与之抗争,并从心底呼喊“我能打败上帝”!
《荆棘岛》之所以引起轰动,在于人性与神性冲突的最终结局。虽然梅吉从上帝那里偷走了拉尔夫并生下了他的孩子,但作家最终还是放弃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被毁掉给读者看,那就是戴恩的死。梅吉一直向拉尔夫隐瞒了她有两个人的孩子——戴恩的秘密。戴恩长大后,他非常优秀。出于对拉尔夫的崇拜,他也想献身于上帝,成为一名牧师。梅吉同意了。儿子,写信给拉尔夫,请求他照顾他,并归还我偷的东西。戴恩从神学院毕业后,在希腊救了两个溺水的女孩而死。梅吉来到罗马,请求拉尔夫想办法把戴恩的尸体运回来,并告诉拉尔夫戴恩是他的儿子。拉尔夫大哭起来,从椅子上摔倒在地。失去爱人和儿子后,他感到被背叛了。他为神付出了高昂的属灵代价,最终却一无所获。埋葬儿子后,极度的疼痛让他浑身麻木。他倒在梅吉怀里大喊:梅吉,梅吉……闭上眼睛死了。宗教以禁欲主义为工具,在中世纪的法国迫害克洛德,在19世纪的美洲殖民地镇压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在20世纪的澳大利亚践踏梅吉和拉尔夫。
《巴黎圣母院》、《红字》和《荆棘鸟》三部小说都写了神职人员的爱情和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其中之一聚焦于追求人性过程中人性的扭曲。一篇写内在形势与外在形势斗争中的毁灭,另一篇写几乎胜利后的结局的失败。然而,在充满悲剧性的追求中所表现出的不择手段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必然是令人鼓舞的。它使人的形象高贵而伟大,从而赋予宗教下的爱情以悲剧美的内涵。这正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