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笔译 >详情

翻译家林少华(林少华翻译读得太累)

发布时间:2024-01-05 19:43:10 笔译 187次 作者:翻译网

没有必要把文学创作和翻译分开对待

信息时报: 您认为文学创作和翻译应该分成两个领域吗?

翻译家林少华(林少华翻译读得太累)

林少华:翻译是一种二次创作,需要文学理解。没有文学的理解和灵性,仅仅依靠西方翻译理论进行技术翻译是很难做出好的文学作品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喜欢崇拜和追求技术的无所不能和工具主义。这可能是网络时代的通病。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社科院外国语研究所举办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研讨会,主题是回归文本,其中强调文本的回归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一个译者如果没有彻底读懂原文,没有大量阅读原作,无论如何也无法翻译好。即使是中国原创作品,不读数百本书,就谈不上创作。

傅雷老师这一代人博学中西。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教育。他们的文学创作和翻译齐头并进。这些大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高水平的文学作品和翻译作品。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果断地对待文学创作和翻译。事实上,一个好的作家有时也会成为一个好的翻译家,因为一个人的文学理解力会让他的翻译更上一层楼。

网友自发翻译,热情值得肯定

信息时报:目前的一些翻译作品似乎非常注重速度。尤其是一些诺贝尔奖作品,每年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刚刚公布的。即使以前中国对作家不太重视,但三个月后就经常能看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作品的中文译本。您如何看待这种快速翻译现象?

林少华: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人技术真好,高手翻译得又快又好;另一个是东拼西凑,匆忙做事。当今的大部分文化已转化为产业。一个行业要生存,就必须在经济上有利可图。他们对商品的兴趣大于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对他们来说,商品和文艺能够结合起来当然是最好的,但当两者不能结合时,他们就只能从商品的角度来考虑。因此,现在的出版业很多都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急于抢夺市场。这样怎么可能产生好的翻译作品呢?

信息时报: 如今在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网友自发翻译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您亲自在网上看到过这些自发的翻译吗?您认为这些网友的自发翻译对我们翻译行业有什么影响?

林少华: 我亲眼看过网友自发翻译的《1Q84》节选。快速扫了一眼,还好。如果抛开版权和作者身份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是网民对文学和翻译的热情,应该鼓励;另一方面,如果翻译好,出版社也能发现翻译人才。我希望将来能从他们当中涌现出文学翻译家。

如今,文学翻译人才紧缺,出版商着急,读者怨声载道。由于现在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大多是大学教师,文学翻译的原始费用较低,在大学里从来不被视为学术成果。因此,自然越来越多有资格的教师不愿意从事翻译工作。因此,我认为读者有兴趣加入翻译团队总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