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笔译 >详情

翻译价值简论怎么写(翻译价值简论pdf)

发布时间:2024-01-23 20:29:28 笔译 414次 作者:翻译网

摘要: 本文从翻译的本质特征出发,探讨翻译活动的社会性、文化性、象征性转变、创造性和历史性。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翻译的价值,进而指出传播、继承、传播、创造、发展五个方面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也是翻译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翻译;本质;价值;精神

翻译价值简论怎么写(翻译价值简论pdf)

摘要:本文从翻译的内在特征入手,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语码转换性、创造性等翻译活动的维度,从五个角度探讨翻译的价值。

和历史性质。进而指出翻译的内在价值在于其功能的五个方面: e.交流、继承、交流、创造、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翻译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翻译、本质、价值、精神

CLC 分类号:H059 文件识别代码:A 商品编号:1004-6038(2004) 01-0035-05

在讨论翻译时,我们不能回避翻译是什么和翻译有什么用两个问题。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势必涉及翻译的目的、方法、手段和结果等一系列因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理解,对翻译的作用和功能进行理想的定位。他们还可以根据对某种翻译现象和翻译事件的分析来定位翻译的实际影响。他们还可以根据对某种翻译现象的分析来定位翻译的实际影响。对具体文本进行分析,评价文本的价值和效果。这里的作用、功能、影响、价值等词语,虽然含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指翻译活动所应发挥或发挥的作用。我们认为,在思考或讨论翻译的使用时,至少需要考虑三个因素。首先,讨论翻译的运用需要建立在翻译概念的确立之上。不同的人对翻译的看法不同,对翻译的理解也会不同,对翻译的使用的定位也会不同。其次,讨论翻译的使用需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我们思考一定历史时期的翻译事件或翻译现象时,不仅要以正确的翻译观为指导,而且要建立在对翻译事实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理性的把握和科学的分析相结合,可以为我们正确描述翻译的使用提供一些客观保证。第三,对翻译运用的讨论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而应有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本文拟结合这三个因素,以我们对翻译的认识和理解,即我们的翻译观为出发点,对翻译的理想作用和现实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建立我们的翻译观。翻译值。我们认为,翻译价值观的确立,一方面必须建立在对翻译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历史思考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决不能仅限于翻译用途的客观描述。相反,它应该超越翻译的实际用途。描述和分析,并对翻译的价值做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正确认识翻译的价值,树立翻译的价值观,可以为我们进行翻译评价和批评提供理论依据。

就翻译的本质特征而言,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即翻译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化性、创造性性和历史性。应该说,对翻译这五个方面的理解构成了我们对翻译定义的基础。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这个翻译的定义可以说是我们对翻译的基本理解,也就是我们翻译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翻译的运用,确立我们的翻译价值观。

一、翻译的社会价值

翻译的社会价值是由翻译活动的社会性质决定的,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交流和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考察翻译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必须从源头说起。在廖启一等主编的《当代英国翻译理论》一书的介绍开头,我们看到这样的讨论:

翻译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活动之一,几乎与语言同时诞生。

从原始部落之间的友好交往、文艺复兴时期古代经典的发现和传播,到今天世界各国在文学、艺术、哲学、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频繁交流和交流,维护世界秩序。稳定和持久和平,翻译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廖启一等,2001 :1)

视为一种翻译精神。我们认为,这种翻译精神构成了翻译的创造功能之源泉。   我们探讨翻译的创造价值,既要从这一形而上的高度去把握,又要善于在形而下的层面去进行分析。实际上,翻译的创造性寓于翻译活动本身,又体现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而翻译打开的新的世界,更是为人们进行新的创造起到间接但却广泛的作用。不少当代作家在论及翻译与自己的创作之关系时,都谈到翻译的创造性以及翻译的创造性对于他们自身创作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如梁晓声在讨论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翻译文体时,谈了自己这样的认识:所谓‘翻译文体’,当然是指有水平而又严肃认真的翻译家们之精神劳动,乃是一种人类文学语言的再创造。必自成美学品格。它既有别于原著的母语文字,也不同于译者所运用的客体文字。它必是二者的结合。它在语音的抑扬顿挫、句式的节奏、通篇整体的气韵等等方面,必是十分讲究的。它必不至于忽视母语文字风格的优长,也须着意于发挥客体文字表述的特点。一部上乘的翻译作品,如同两类美果成功杂交后的果子。若精当若此,当然便是创造!(梁晓声,1997 :275 -276) 而正是王道乾不仅翻译了杜拉的短句子,还翻译了她的灵魂的创造性劳动,开启了王小波的创造之门(王小波,1997 :302) ,也为赵玫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养份。(赵玫,2000 :52 - 54)   5. 翻译的历史价值   树立翻译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两个重大方面的内容。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翻译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所作的实际贡献,在上文中,季羡林就翻译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所说的那段话,是深刻而精辟的。考察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发现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翻译。每一次重大的文化复兴,都伴随着翻译的高潮,如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复兴,往往以翻译为先锋。像发生在9 世纪的加洛林王朝的古典文化的复兴,发生在12 世纪的所谓的原始文化复兴,以及15 至16 世纪的文艺复兴,翻译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其次,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翻译的可能性。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人类交际的活动,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就具体的翻译活动而言,无论是对原文的理解还是阐释,都不是一个译者一次就能彻底完成的。尤其是艺术个性强的原作,往往有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阐释空间,需要一代又一代译者不断去挖掘。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性,实际上也就是为树立翻译的历史价值发展观奠定了某种基础。换言之,我们既要清醒地意识到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性,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局限性。正如乔治·穆南在《翻译的理论问题》一书中所坚持的,我们要对翻译活动始终持发展的观点:翻译活动的成就是相对的,它所能达到的交流思想的水平是变化发展的。 (Mounin ,1963 :278) 我们知道,翻译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人类知识水平和世界的认识水平等诸方面因素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减少,为翻译活动的可能性开启越来越开阔的空间。持翻译的历史价值观,也就意味着: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人类的翻译活动去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翻译活动不断丰富的内涵和不断扩大的可能性。   在上文中,我们以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从五个方面对如何认识翻译的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翻译之为用大矣哉,季羡林的这句话为我们认识翻译的作用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答案。翻译的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上文的探讨只是提供了某种认识的角度。在结束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指出:从本质上看,翻译的社会性重交流,翻译的文化性重传承,翻译的符号转换性重沟通,翻译的创造性重创造,而翻译的历史性重发展。交流、传承、沟通、创造与发展,这五个方面也恰好构成了翻译的本质价值所在,从某种意义上,它们也是翻译精神之体现。 注释: [1 ]据我们所知,文化翻译的概念最早是由社会人类学家提出的,如埃德蒙·里奇在《我们自己与他者》一文中就对这一概念加以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塔拉尔·阿萨特在《英国社会人类学中关于文化翻译的概念》一文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批评。有关线索,请参见刘禾著《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化(中国,1900 - 1937) 》,三联书店,2002 :1 - 4. 参考文献: [1 ]廖七一等.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 ]邹振环.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 . 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1996. [3 ]王彬彬. 为批评正名[M] . 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4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M]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 ]季羡林. 中国翻译词典序[A] . 林煌天. 中国翻译词典[C] .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 [6 ]季羡林许钧. 翻译之为用大矣哉[J ] . 译林. 1998(4) . [7 ]许钧. 绕不过去的翻译问题[J ] . 辞海新知. 2003(7) . [8 ]汪堂家. 可译性、不可译性与思维模式的转换[J ] . 辞海新知. 2003 (7) . [9 ]许钧.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J ] . 南京大学学报. 2002(3) . [10 ]王克非. 翻译文化———21 世纪译学研究课题之一[A] . 张柏然 许钧. 面向21 世纪的译学研究[C]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11 ]梁启超. 翻译文学与佛典[A] . 罗新璋. 翻译论集[C] . 北京:商 务印书馆, 1984. [12 ]唐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一) [C]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13 ]Antoine Berman. L’épreuve de l’étranger , 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 Allemagne romantique[M] . Pari :Gallimard ,1984. [14 ]许钧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15 ]张泽乾. 翻译百思[A] . 许钧. 翻译思考录[C] . 武汉:湖北教育出 版社, 1998. [16 ]梁晓声. 译之美[A] . 作家谈译文[C] .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17 ]王小波. 我的师承[A] . 王小波文集(第四卷) [M] . 北京:中国青 年出版社, 1997. [18 ]赵玫. 怎样拥有杜拉[J ] ,出版广角,2000 (5) . [19 ]Georges Mounin. Les problèmes th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M] . Paris : Gallimard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