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笔译 >详情

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换届公告)

发布时间:2023-12-29 14:21:28 笔译 617次 作者:翻译网

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自2003年首次启动试点考试以来,已经7年了。为进一步加强全国翻译资格考试各语种专家委员会的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根据专家委员会章程,8月6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外文出版集团联合组织的全国翻译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北京召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孙建立、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外文出版集团常务副局长、考试领导小组组长郭晓勇作主旨演讲。中国外文出版集团副局长兼总编辑、考试领导小组成员黄友义主持会议,并宣布了七个语言专家委员会名单。

全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换届公告)

郭晓勇在致辞中指出,设立翻译资格考试的目的是适应市场经济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加强我国外语翻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专业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同时进一步规范翻译市场,加强翻译行业管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从而服务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他还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长、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翻译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原来传统的单一性质的翻译机构日益被多元化性质的翻译公司所取代,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翻译实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设立各类翻译公司19520家,运营企业15039家。翻译行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正在成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行业。

然而,随着翻译行业的快速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水平较高的翻译人才却供不应求。翻译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全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评价亟待提高,翻译服务市场亟待规范!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国有企事业单位注册翻译人员仅有2.7万人。社会上大多数翻译公司的注册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61家,仅占总数的0.83%。一方面,由于规模、资金等限制,绝大多数翻译公司缺乏高水平的翻译能力。具有翻译资格和经验的翻译人员少之又少,其运作方式还停留在家庭作坊和代理阶段。缺乏翻译质量审核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翻译公司为了降低自身成本,不惜以低价进行不正当竞争,随机寻找外语水平较低的译员来与客户打交道。更有什者,翻译团队中混杂着一些基本不懂外语的人,单纯依靠翻译机来完成翻译任务。这种翻译的质量可想而知。由于翻译市场的不规范、翻译团队素质参差不齐,翻译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也导致翻译纠纷案件增多。

在此背景下,翻译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行业健康发展。规范翻译市场和从业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日益突出。翻译考试成功实施以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虽然七种语言累计报考人数近13万人,但合格人数已达1.8万人。大力推进翻译人才评价、规范翻译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但与我们面临的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相比,这种积极贡献仍然微不足道。我们从事的翻译资格考试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考试的实施和管理单位,中国外文出版局已于今年初通过全国政协委员黄友义向政协提交提案,提出翻译立法,认证资格翻译从业人员的数量,规定翻译公司必须聘用一定数量的合格人员。具有翻译系列职称或翻译资格考试证书的译员。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

翻译资格考试简介

全国翻译职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中国外文出版集团实施和管理,是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是全国统一的、面向社会的翻译职业资格考试。测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翻译职业资格(等级)认证是对考生口头或书面翻译的双语翻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和认可。该考试自2003年开始设立,是我国翻译系列职称评审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其设计已与职称评审制度融为一体。

翻译专业资格(级别)考试分为英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7个语种;两大类,即:笔译和口译,其中口译又分为两大类: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专业类;四个级别,即:高级笔译、一级、二级、三级口译、笔译。目前,七种语种的二级、三级笔译、口译(交替传译)考试已在全国全部举行,并进行英语、法语、日文翻译系列已全国停播;自2008年起,俄语、德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翻译系列相应语种和级别的职称评审也将停止。包括7种语言的二级、三级口译和笔译考试,以及英语(论坛)同声传译考试,共29个类别、58个科目。

自2005年以来,每次考试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在1万人以上。 2010年上半年,英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考试报名总人数超过1.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2%。截至目前,七项语言考试累计报名人数近13万人,累计合格考生近1.8万人。

翻译资格考试实施以来,稳步推进,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六大特点:一是面向社会。打破学历、资历、职业的要求,允许所有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申请;二是突出能力。以实际翻译能力作为评价标准;三是资格与任用的衔接。对取得各级翻译资格证书、符合翻译专业岗位资格的,用人单位可根据需要聘用相应岗位;四是行业管理发挥作用。强化翻译协会在翻译人才培养和管理中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在自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五是指导翻译教学。 2008年,翻译硕士学位教育与翻译职业资格(级别)证书合二为一,标志着高层次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的有机结合。翻译考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将逐步发挥指导翻译教学、服务翻译教学的作用;六是服务对外开放。面向境内外申请人,申请人不仅包括中国公民,还包括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

该考试的发展也引起了港台地区以及国际社会一定程度的关注。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相关机构多次与翻译考试管理部门互访。新加坡也希望翻译资格考试能够在当地设立考试中心。浏览国家翻译考试网站的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专家委员会简介

目前,翻译资格考试已设立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七个语言专家委员会。其中,英语专家委员会于2003年7月成立,2005年9月重新选举;法国和日本专家委员会于2004年5月成立;并于2005年6月成立了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四个语言专家委员会。上述7个语言专家委员会于2007年7月进行了统一变更。专家委员会肩负着制定国家级翻译人才评价标准的重任。各语种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专家委员会在翻译考试大纲的制定、命题、评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翻译考试的长足进步和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坚实的基础。

顾问和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有的擅长中外翻译,有的擅长中外翻译,有的多年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有的长期致力于外交、对外经济领域的翻译工作以及贸易和对外交流。既有翻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口译领域的专家。他们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和专业造诣,是翻译领域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