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笔译 >详情

以读促写翻译(以读促写英语翻译)

发布时间:2024-01-12 00:44:02 笔译 417次 作者:翻译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说不清为什么,我变得很浮躁、肤浅、无聊。突出的现象是速读取代精读,特别是经典精读。前者比较轻松,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可以说只有空闲的时候才学习。后者相当重,有一种自虐的味道。正如列宁所说,如果你想头疼,就读黑格尔的《小逻辑》。两者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前者往往给人短暂的愉悦,随之而来的是长期的麻木。后者使人逐渐积累知识,使思想更加深刻。

当天津外国语大学张滨江教授计划主持翻译出版哈佛蓝星双语经典导读系列时,我主动认领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导论的翻译,以促进阅读通过翻译。

以读促写翻译(以读促写英语翻译)

翻译促进对英文原文的精读。因为是双语翻译,出版时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所以一目了然。这样,翻译中就不能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不可能编译,也不允许遗漏和误译。我们只能逐字、逐句、逐段地浏览,根据上下文、原作者的意图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语义。 《悲惨世界》原本是用法语写的,英文简介直接引用了很多法语。所以我就用汉英词典和汉法词典,专修英语,也引进了法语。我对英语和法语的异同和历史渊源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些感悟。

翻译提倡精读中文译本。我看过电影《悲惨世界》,但从未读过小说的中文译本。雨果在小说中经常抛开故事情节,用数万字甚至更多的文字来描述历史,这影响了我阅读的连贯性,降低了我的阅读兴趣。这次不行了。我必须彻底、仔细地阅读中文翻译。

该翻译促进了对雨果其他有关雨果及其时代的代表性书籍和文章的精读。为了有更全面的掌握,我仔细阅读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1993》、《海上劳动》及其散文集。我仔细阅读了英文和中文百科全书中的相关条目,详细了解了雨果的传记、雨果的评论以及18、19世纪的欧洲历史、法国历史、巴黎历史,以便更多地了解雨果的小说和他自己和他自己。他所处的时代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使得翻译更加准确、更加自觉。通过阅读,我感觉雨果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成功的作家、剧作家、诗人和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谴责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庇护巴黎公社战士及其家属,并慷慨解囊抚养孤儿。在他80岁生日那天,60万人自发走过他的公寓,祝他生日快乐。他于83岁时去世,200万人哀悼他。这已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对我们来说,老雨果的话总是与共和国联系在一起。在所有作家和艺术家中,他是唯一一位有幸永远活在法国人民心中的人。如果没有翻译,我很难对雨果有这样的理解。

翻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书籍的精读。我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我深知,不懂德、英、法、俄,就无法直接阅读祖辈的经典著作,也就不可能成为一流的研究者和宣传员。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的汉译本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本书的翻译,我在翻阅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时,更加关注了马克思对雨果的评论。从《1848年法国的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致拉法格》等文章和书信中,我明显感觉到马克思对雨果的贬低多于赞扬,但他更多的是对雨果的贬低。对雨果不满意。法国当代作家巴尔扎克、乔治桑等人对此极为赞赏。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两个人所持的立场不同,观察事物的世界观方法不同。通过精读,我也觉得马克思和雨果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被迫离开祖国,长期流亡海外。他们都经历过子孙去世、亲人去世的不幸。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他们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刻记忆和永恒的热爱。他们的著作和人格已成为人类精神宝库中的瑰宝,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当我读到我手上翻译的《悲惨世界》中英文小册子时,我不禁心生不安。我深知道深不可测,道无边。我知道,作为一个局外人,我没有我那么有才华,但是没有我那么勇敢,我必然会犯很多错误。在我看来,翻译一些困难的东西并以此作为精读一些文章的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形成关于某人或某事的强大知识链。用翻译促进阅读,可以使人们尊重常识和知识。诱导人们保持平静祥和,倡导真知真善美,寻求正常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