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翻译网!

翻译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笔译 >详情

翻译家方平简介(方平 译者)

发布时间:2024-01-17 07:02:53 笔译 869次 作者:翻译网

资深翻译家、英美比较文学专家、莎士比亚学术研究权威方平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10月7日,在龙华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上,逾方先生的亲属、学生、学界朋友等百余人前来送行。灵堂前的木板上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悼词;乐黛云、屠岸等资深翻译家送来的挽联和花圈也被放置在灵堂的显着位置。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方先生的老朋友向:记者感叹,与方先生对文学翻译事业的重要贡献相比,这样的纪念场景还是显得有些冷清。

方平的去世,意味着我国翻译界又失去了一位大师。中国文学翻译大师的时代似乎正在逐渐远去。这让人感到遗憾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翻译现状的不容乐观。

翻译家方平简介(方平 译者)

把你的全部心都献给莎士比亚

方平的儿子陆雨晴说: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在办公桌前工作。他淡泊名利,喜爱翻译,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说,他是为莎士比亚而生的。

文学翻译是在一个小房间里进行的无声操作,手稿摊开,原作摆在你面前,桌子摆在你面前。我翻译小说的时候,是在进行无声的操作。然而,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却有所不同。耳中会有“伴音”,仿佛听到了他的声音,眼前出现了“伴影”,仿佛看到了这个人。正是因为生动、传神,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临场感让我特别喜欢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你投入得越多,你就越会发现,虽然它是苦的,但它仍然是甜的,你会享受它。方先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自1952年翻译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占星术》以来,他致力于莎士比亚研究,被誉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领军人物。

作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曹树军与方先生合作多年。追悼会上,他动情地告诉记者,方先生学习极其勤奋。有一年春节他去看望他,方先生还在专心致志地写着那首未完成的诗《新莎士比亚全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工作中,方先生追求完美。在协调《全集》的过程中,几位参与翻译的同事都不满意,他就尽力亲自改正,使发布的《全集》少了一些缺点。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我从1977年加入出版社起就一直和方先生一起工作,可以说他是我的老师。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是无与伦比的。晚年,他仍在修订,并表示将出版另一本修订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在学生刘新明眼中,方老师是一位真正的绅士,幽默、睿智、懂得生活的乐趣。刘新明最难忘的事是1999年,他陪方先生在斯特拉福德环形剧院观看莎士比亚戏剧。当时我们正在看《威尼斯商人》,方先生特别喜欢。为了亲身体验莎士比亚当时表演的宏伟,他竟然站了三个小时,观看了该剧的整个演出。当他走出剧院时,他仍然兴致勃勃地和我讨论莎士比亚。玩,那种兴奋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资深翻译去世凸显人才衰退问题

方平的去世,让人们为翻译界又一位逝去的人感到惋惜,同时也对当前翻译形势不容乐观表示担忧。翻译大师的一一离世,无疑意味着中国文学翻译大师的时代即将结束。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翻译行业人才严重短缺,优秀的年轻翻译家不愿意涉足这一工资微薄的职业,这势必制约文学翻译的发展。

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黄元申看来,大师时代的逐渐过去并不意味着翻译黄金时代的结束。文学翻译的车轮还将继续转动,但前景并不乐观。他指出,文学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细心的事业。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很多人“为了翻译而翻译”。他们很难像傅雷、方平那样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真正发掘原著的真正价值。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部副主任黄育宁表示,名老一代翻译家的去世,将凸显我国文学翻译行业严重的人才衰退问题。如今,文学翻译的报酬相当低,几乎没有人把翻译作为一份全职工作。但事实上,在我接触过的年轻翻译家中,很多人的技术都相当不错。但与译者相比,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把握作品的精髓。文学翻译是一门缓慢的学习,年轻的翻译者需要经受多年的积累,耐得住孤独和世俗的诱惑。

在谈到方先生去世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影响时,曹树军表示,与方平及老一辈莎士比亚研究者相比,后来者的不足和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在商品大潮的裹挟下,一些文化研究者急功近利。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缺乏老一辈所说的“板凳坐十年,文章一句话不写,都是空文”的学术态度。